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壮哉,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游记/原创】【12月23日黎明时分】

(2011-12-23 07:22:14)
标签:

尼亚加拉大瀑布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尼瀑之水天上来
壮哉,尼亚加拉大瀑布!【1】【11月23日黎明时分】
    
     2011年10月21日,美加之行的重要一日.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亲眼看一看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今生有幸观赏过不少天下名瀑。但到过尼亚加拉大瀑布,我仰叹:天下无瀑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何等经典!那是李白笔下的庐山香炉峰瀑布。1982年当我站立在香炉峰下时,我心失落。甚至后悔:为啥来此呢?原先心中“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情画意被损了!

壮哉,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游记/原创】【12月23日黎明时分】

    三叠瀑,庐山的另一名瀑。那时我才36岁,正当壮年,为了观瀑,走下深谷,又登高岭,爬下爬上之苦之累的印象超过了观瀑之乐之喜。
    雁荡山,是我和夫人的旅行结婚的目的地,那儿的大龙湫,亦名闻天下,高度虽然很高,但是,那涓涓细流般的瀑布,实在引为一憾;郭沫若写歌颂雁荡:
奇峰传百二,大小有龙湫。
我爱中折瀑,珠帘掩翠楼。
新松待千尺,水量当更遒。
煌煌烈士墓,风光第一流。
    诗句难掩文豪对大龙湫的失望 -- “水量当更遒”!
俄罗斯散记【游记/原创】【图文版】
 
    现在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此“水”当然也包括了两个著名瀑布 - 诺日朗瀑布、珍珠滩瀑布。此时,我尚未见有幸与“黄果树”谋面,九寨飞瀑,就成了我今生见到过的第一大瀑。久久观之,我心激荡如水,有一泻千里之快,有酣畅淋漓之乐。   
诺日朗瀑布 壮哉,尼亚加拉大瀑布!【1】【11月23日黎明时分】
珍珠滩瀑布
壮哉,尼亚加拉大瀑布!【1】【11月23日黎明时分】

    小学地理课,即闻黄果树大瀑布。等到我61岁那年,才兴冲冲来到了贵州黄果树大瀑布,我惊喜,我惊叹!留影如下。
壮哉,尼亚加拉大瀑布!【1】【11月23日黎明时分】

    61岁的我,徘徊黄果树,体验“如愿以偿”,体验“梦想成真”。
    清清楚楚,我记得小学地理课本上有一幅黄果树大瀑布的彩色照片,老师还说过一句充满诗意的话:这才叫做“瀑布之水天上来”!
    彩照和老师的话,木刻般地印在我心。2007年12月12日见之,因眼熟而生几分亲切,那气势,也让我今生所见的大瀑布,顿时失色。久久地,呆呆地,傻傻地,我伫立大瀑布前。
    -- 黄果树是很壮观,不过......。(一北京游客说)
    -- 不过什么?你说啥?(没听清楚,我问)
    -- 和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相比,黄果树算个啥耶?(北京游客说)
    -- 你去过那儿了?(我问)
    -- 去年去的。
    -- 哦!
    -- 山外青山楼外楼哦。
    我轻声附和,内心砰然一动:此生有缘见到尼亚加拉大瀑布吗?我心生疑,2007年的美国和加拿大尚未成为国人的旅游目的地。
    曾对中越边境地方跨国大瀑布 -- 德天瀑布充满过憧憬。2009年1月7日,千里迢迢,到此一游,甚至怀疑:如此高度,能称得上严格意义上的瀑布吗?
壮哉,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游记/原创】【12月23日黎明时分】

    2011年来到到过的莫干山,那儿剑池瀑布,也赫赫有名,可惜,深圳世界之窗的人造瀑布也能与之比肩呀!

壮哉,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游记/原创】【12月23日黎明时分】

    2011年初,时机成熟,决定出游美国,还要搭上了加拿大。为啥?去看尼亚加拉大瀑布呀。
    -- 在美国的边境,也同样能看到尼亚加拉大瀑布嘛。(夫人劝我放弃加拿大)
    -- 不行,那只能看到一半,且不能登塔观瀑。(我答)
    时间选在10月。除了观瀑,加拿大的红枫闻名于世。他们的国旗不就是一篇红枫叶吗?
    好事多磨。
    美国签证,还要面签,在美领馆一分钟就成功获签。
    加拿大的签证,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大量材料。加拿大领馆国庆长假并不休息,因此,双休日(10月8日和9日),他们照常休息。满以为周一(10月10日)上班后,签证会出来。结果,10月10号,仍不见动静。旅行社发了短信:因加拿大签证未出,故10月13日的美加行将延期!一盆冷水哦。
    此行团友23人,原来应该有28人,其中5人以为美加之行要延期,耐不住拖延,决定到巴厘岛去了。
    2011年10月11日上午10时30分,正在柳岸健身,手机响起。
    -- 毛先生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加拿大签证下来了,按时发团!
    云开雾释,天光一亮。
    可是,只有一天半准备的时间了,要去银行取出美元,还要准备16天旅途的行装,还要提前完成北京的文债(原来每月20日交稿),还要......。
    10月13日,天晴。在去浦东机场的路上,想得很多,重访美国,要看的很多,初到加拿大,最想看尼亚加拉大瀑布。此次美加叠行 -- 2011年的一部大片,也是晚年的一部大片哦。
    入境加拿大,20分钟后,导游说:你们看!
    只见远方的天空雾气茫茫。
    -- 那是啥?
    -- 那就是尼亚加拉大瀑布呀,飞流直下,溅起的水汽呀。(导游答)
    到了景点,隔岸观瀑,觉得天高地远,从伊利湖滚滚而来的尼亚加拉河水,浩浩荡荡,从远方奔来,突然大河流到两个地质断层,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之势冲下断崖,轰轰然,浩浩然,声及数里之外,场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瀑布。
    高特岛(Goat Island)把瀑布分隔成两大部分。较大的部分是霍斯舒(Horseshoe)瀑布,靠近左(加拿大)岸,高56米(184英尺),曲折的脊线长约670米(2,200英尺)。较小的是亚美利加瀑布接邻右(美国)岸,高58米(190英尺),宽320米(1,060英尺)。“尼亚加拉瀑布”也直译作拉格科瀑布,“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认为瀑布的轰鸣是雷神说话的声音。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酷似持续不断打雷的声音,故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 (后称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尼亚加拉瀑布及由它冲出来的尼亚加拉峡谷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其中页岩的不断被水流冲刷,使得瀑布在1842年至1905年间平均每年向上游方向移动170厘米。美加两国政府为保护瀑布,曾耗巨资修建了一些控制工程,使瀑布对岩石的侵蚀有所减小。

登高:旋转餐厅吃牛排,俯瞰尼瀑【11月28日黎明时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