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莫干云雾
题图二
名山亦有名山累,雾浓气湿秋入梅,
雾里看景隔一层,银桂才开却沾泪。
-- 8月30日见度假村门外金桂盛开,却花沾雾珠

莫干之憾,莫过于云雾潆绕,空气潮湿,以至于棉被摸上去也湿兮兮,潮兮兮。这种日子有点像上海的黄梅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当然,从照片上看,朦胧感,似乎给人仙境般的感觉,其实,体感并不佳。
有半日,太阳普照莫干山,众游客喜出望外,纷纷把洗而未干的衣服晾到三楼的大阳台上。晾晒半日,终于晒干!喜悦之情,有点儿像北欧百姓见到久违的阳光一般。
友人问:为啥到最后一日(9月2日)的黎明才直奔旭光台观日出?
其实,君有所不知也。几乎每日黎明,驴友和我都要拉起窗帘,看老天脸色。一次次的失望!窗外浓雾一片,啥也看不见。岂能贸然去观日出。
再加上,居士曾经在黄山、泰山、峨眉山有过一次次观日出的激动,有过一次次徒劳失落。所以,对于观日出,早已心灰意冷。
就是9月2日黎明,不见浓雾锁山,一路小跑,汗湿衣衫,可惜,到了旭光台,东方欲晓,但是灰色的云层又挡住了那一轮跃出东海的旭日!
心诚则灵。居然在失望之际,在沮丧之余,一轮红日突现东方云层......。
有一位著名学者,叫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士也,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他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是《
莫干山上的风雨 》。全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