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邮件【致王菊泉教授】【821下午】
(2011-08-21 17:27:13)
小序:
刚才刊发我博的两篇短文,乃“月供”北京一家刊物所用。每每写成,总请王菊泉教授“整容”,“美容”,此次亦不例外,以下是我给王菊泉教授的一封“致谢邮件”;看官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或许可以受益。
------------------------------
王老师,下午好!
今日上午发我的邮件收到。
细读以便,受益良多,吾师也!谢谢!
1/(建议从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脑词库里再随便找一个同义的四字语,和“身处静境”并列,这样从音韵节奏上读起来可以更加平稳些。)--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脑词库”--
实不敢当!经过推敲,吸纳你的意见,改成:闭上你的眼睛,想象你自己身处静境,心气安宁。
2/
此外,he would go to…,其中的would翻译成“将”,妥否?(上次我疏忽了这一点,有点不负责任。此处would表示过去的习惯性动作。译为“经常”可能还不够,或许译作“总是”、“总会”更好些。)
“有点不负责任” - 让我不安矣!现根据你的意见,选用了“总会”;
3/
我之译文确有“克扣与贪污”,现在根据你的意见改译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来自贫困家庭,靠学校的资助计划才穿上暖和的衣服,吃上像样的饭菜”。
4/ 吸取了你的“行将衰败“ :
已经盛极而将衰的鲜花
→ 迈克就向店主要了所有盛极而行将衰败的鲜花。
字斟句酌,咬文嚼字,乃人生自娱自乐之良法也。
在家中写文章如此,在外旅游亦然。如8月15日黎明到海边踱步,忆往昔,心潮起伏,字斟句酌,在海边速成打油闲诗,并群发亲友,心中一阵畅快矣。
黎明推窗观沧海,坎门旧事奔眼来,孤岛三十八年前,正是低谷人生哀。
8月17日,回沪途中,在新昌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午餐。忽然想起1972年与夫人去玉环海岛工作,途径新昌,也吃了一顿午饭的旧景,即成打油闲诗一首,食欲为之一振。
饭店破桌三四张,苍蝇乱飞叮食忙,脚下黄狗猛啃骨,夫人食欲一扫光!
--
2011年8月17日车过新昌午餐,想1972年与夫人路过此地午餐时旧景
假如用白话文写上一段,抒发内心情感,便失却了很多快乐,亲友读之,也会觉得烦!
再祝立秋后之暑安!
毛荣贵
2011年8月21日下午五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