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标签:
摄影比较旅游 |
分类: 寻踪山水 |
图一与图二之比
【取景有宏观,次宏观与微观之别。苏博内,此白墙乃画,美哉!小袁之照片,取宏观,山水皆备,且有倒影,上有蓝天与绿树;游人也成了风景中不可或缺之点缀;反观我的“作品”,相对微观,且不说碎石裸露,有点煞风景,虽有倒影,却显得局促,见树而不见蓝天,更显逼仄。】
图一
小袁作品

图二 老叟“作品”

图二与图三之比
【廊道拐角处有一盆景,将其收入镜头,画面顿时生色也。摄影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及时抓住“点睛”之物。而且小袁的照片的距离控制恰到好处,远一米则太远,近一米则太近,可以品味也。最近有网友发来纸条,称:读你的博客,喜欢,在心情不好时,更喜欢。如此评价,让我高兴。不过当看官把你的目光移到下一幅照片(居士“作品”)时,一无点睛之笔,二无距离感!读小袁的摄影作品,能让心情抹上亮色!】
图三

图四

图五与图六之比
【同样的一排嫩竹,小袁的作品美感十足,让人不忍多看几眼,看得出神,微风拂来,能闻细竹之细语!再看图六,亦细竹也,咋的就如此“乱七八糟”?何美感之有?小袁作品的成功还在于两边的门框,无此门框,美则大半去矣。这是说明什么?说明“现场感受”之要,说明天赋之要!】
图五

图六

前一篇:岩洞天籁【818晚餐之余】
后一篇:[转载]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