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2011-08-19 11:37:12)
标签:

摄影比较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滚滚袁的博客,昨日【2011-08-18】发表的一组“吴侬苏州·苏博”的照片,图片说明: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博物馆,新馆是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与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
    居士曾于2008年9月11日在与友人游览了拙政园之后,步入苏州博物馆。漫步其中,为苏博的独特设计所动,拍了几幅照片。今见滚滚袁拍摄的照片,让我汗颜。(注:有日期和时间的乃居士之“作品”)。

图一与图二之比
【取景有宏观,次宏观与微观之别。苏博内,此白墙乃画,美哉!小袁之照片,取宏观,山水皆备,且有倒影,上有蓝天与绿树;游人也成了风景中不可或缺之点缀;反观我的“作品”,相对微观,且不说碎石裸露,有点煞风景,虽有倒影,却显得局促,见树而不见蓝天,更显逼仄。】
图一  小袁作品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图二   老叟“作品”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图二与图三之比
【廊道拐角处有一盆景,将其收入镜头,画面顿时生色也。摄影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及时抓住“点睛”之物。而且小袁的照片的距离控制恰到好处,远一米则太远,近一米则太近,可以品味也。最近有网友发来纸条,称:读你的博客,喜欢,在心情不好时,更喜欢。如此评价,让我高兴。不过当看官把你的目光移到下一幅照片(居士“作品”)时,一无点睛之笔,二无距离感!读小袁的摄影作品,能让心情抹上亮色!】
图三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图四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图五与图六之比
【同样的一排嫩竹,小袁的作品美感十足,让人不忍多看几眼,看得出神,微风拂来,能闻细竹之细语!再看图六,亦细竹也,咋的就如此“乱七八糟”?何美感之有?小袁作品的成功还在于两边的门框,无此门框,美则大半去矣。这是说明什么?说明“现场感受”之要,说明天赋之要!】
图五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图六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后记
    当了一辈子的教书匠,带过不少硕士和博士,深感“勤奋诚可贵,天赋价更高,若是两皆无,不如种蓬蒿”。此次温岭之行,8月17日,离开渔家的日子。清晨早餐之后,几个人围着一位家庭妇女模样的团友在看照片。
    我挤进去一看,一惊!今天早晨拍摄的日出视频和照片,美极!暗叹:人不可貌相也。
    于是,归途,特地请她为我和驴友在车内拍照。第一幅拍好,她说:不行,要换一个角度!接着,换了一个角度拍摄。两相对比,果然,此女知摄影也:
    请对比图七和图八。-- 图八胜图七,看官以为然否?

图七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图八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思考摄影【1】【819午餐之余,午休之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