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梦似幻走嘉兴【1/2】【游记/原创】

(2011-06-08 06:51:33)
标签:

嘉兴游记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题记一
    做菜不放盐,则淡而无味,旅游,缺少了文化,其味终寡;
    题记二
    远行有远行之乐,近游亦有近游之趣也。
    【附言:六一,四人行,游嘉兴,其乐融融,归来理理照片,写写游记,亦乐在其中。-- 看官读了此文,认可否?】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陶渊明之《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千古名篇,乃一篇游记也。中学语文课上,先生欣赏“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这一句,对其中的两个字尤为激赏 – “忘”和“忽”字。先生摇头晃脑地解释道:这两个字,不仅有神秘色彩,而且虚化了现实,给人遐想。
     先生诠释,给我留下木刻般的印象。
     “忘”和“忽”,是一种旅游境界,可遇而不可求。-- 不知不觉,穿越时空,忘记现实,忽至梦幻之地。
没有想到今年六一儿童节,四位驴友(平均年龄62岁),结伴游嘉兴,忽臻此境。
     上午,游南湖的湖心岛,徘徊于“红船”边,如梦似幻。九十年过去,当年小船上的一次会议,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改;44年过去,当年我们三兄弟与一同窗从上海步行至杭州(文革曾风行“步行串连”),路过嘉兴,这里曾留下少年的足迹。
如梦似幻走嘉兴【1/2】【游记/原创】

     今登烟雨楼,且作环岛游,只见一派江南园林风光。1967年的南湖,游客只限于参观红船。
     小岛上竟然还有两座“御碑亭”。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次来到南湖,留题诗14首,盛赞南湖的烟雨楼台。
     月河,嘉兴古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周庄、同里、南浔、乌镇、枫泾、西塘等江南小镇皆未能沾上运河风光。
     午饭,在一家古色古香的老饭店的天井里,四人围坐,海鲜加河鲜,谈天又说地,觥筹交错,酒酣耳热。
     历史上,作为“杭嘉湖平原”之重镇,至今还处处留迹,显露昔日的富庶和繁华。
     沿运河,有一长长的廊道,名字叫“小猪廊下”,不知此名背后有故事否。长廊一侧是店铺和人家,一侧是沿街的长椅,长椅外,便是流淌不息的京杭运河。

如梦似幻走嘉兴【1/2】【游记/原创】

     在“小猪廊下”“玉穗丰米行”门外,见一副楹联:
     客无远近一般亲,货有高低三等价。
     楹联艺术地表达了“童叟无欺,按质论价”的经营之道!小镇上几乎触目皆楹联,在“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外,有一副拙中藏巧的楹联:
     真真粽子传人  老老嘉兴故事
     一爿小店出售文化用品,店名:竹品轩。小店直接借用了苏东坡之诗句,作为其楹联。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我们中的一位驴友,见此楹联,不禁口中念念有词)
     这个著名的江南小镇,不仅富庶在物质,而且富庶在文化。
     一路行来,只见与大多江南小镇大同小异之景象 – 人家尽枕河。但是,周庄的小巷两侧,商户麇集,广告不绝于目,吆喝不绝于耳。嘉兴小镇多石拱桥,其多为石拱桥,小巧而又精致,宛如盆景。一条条深巷,毗邻河道,小巷两侧,大多为当地住户,安安静静,干干净净,可感其民风古朴,原汁原味的古镇,很容易引人联想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如梦似幻走嘉兴【1/2】【游记/原创】

     临河老街,空气中弥漫着宁静,心情里充盈着闲适。
     四人行,边走边聊,议论最多的是,小镇见到的一幅幅楹联。
     -- “玉穗丰米行”的楹联写得真好。
     -- 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小说写到了“万盛米行”,不知“万盛米行”门外是否也有一幅楹联?
     -- 说不准也有。
     -- 如果叶圣陶先生也写上“万盛米行”门外的门联,一定为小说添色。
     -- 为啥?
     -- 此类的门联折射了江南小镇的浓浓的文化,“万盛米行”如有一幅楹联,更能借机嘲讽“谷贱伤农”的悲剧。
     -- 有道理。不过,我更欣赏“汇茗茶社”门外的对联。
     -- 啥对联?
     -- 上联好像是“两只旧燕筑新巢”,下联是……,让我想想。
     -- 别想了,我拍了下来,打开相机就知道了。
     另一驴友打开相机,念道:
     -- 哦,两只旧燕筑新巢  壹杯清茶邀明月。(边看边读)
     -- 真是精彩。“两只”对“一杯”,“旧燕”对“清茶”,“筑新巢”对“邀明月”!
     -- “邀明月”三个字真美。
     -- 有出处吗?
     -- 有啊。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下独酌,怎么成了“对影成三人”?
     -- 月下独饮,李白举起酒杯邀请明月,低头一看,忽然发现杯中有明月的倒影,这样,共饮者就变成了三人呀。
     -- 有意境。
     午后的慵懒,餐后的醉意,行走在静静的临河深巷,四人小别重聚,你一言,我一语,享受着携游之趣。
     -- 咦,清风荷叶饭!
     前面门店门,挑着一面招旗,上书“清风荷叶饭”!
如梦似幻走嘉兴【1/2】【游记/原创】

     -- 可惜饭饱酒足了,否则在这儿吃一餐荷叶饭,倒有点意思!
     -- 不会吧,你们想,现在哪来新鲜荷叶?
     对话进行时,忽然,沿街墙上出现了三幅小广告,上书:
銀行牌上等香煙
虎標萬金油
美麗牌聽裝香煙。
如梦似幻走嘉兴【1/2】【游记/原创】

     三幅广告,皆繁写字,且字体排列是从左到右。
     -- 这不是三十年代老上海的广告吗?
     -- 时光倒转啦?
     -- 修旧如旧,一条仿古街吧。
     交谈间,迎面过来一中年妇女,穿着大襟衣服,胸前挂着一只打开的扁平大木盒,木盒放着各种老牌香烟,其中一包是“老刀牌”。
     -- 能买你一包老刀牌吗?(驴友问)
     卖烟女笑而不答。

摄影家徐君作品【30】:嘉兴见闻
【摄影者:驴友徐君】
     意外的是,左侧的小巷石台阶上歇坐着五名女子,三个少女,皆穿旗袍,发型皆古。两个中年妇女,皆穿花布大襟服。衣着打扮,十分古雅。一位妇女跟前还放着一只竹篮,篮子里放着粽子。
     -- 粽子卖吗?
     又是一个笑而不答。
摄影家徐君作品【30】:嘉兴见闻
【摄影者:驴友徐君】
     意外的是,五名女子对面歇着一辆黄包车,车夫头戴毡帽,在低头打瞌睡。
     一路所见,真可谓: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黄包车能不……?
     -- 别烦了,人家在休息。(一位驴友刚开口,就被另一位驴友打住了)
如梦似幻走嘉兴【1/2】【游记/原创】

     2009年夏在绍兴的柯岩的鲁镇,一条仿古街上,我就曾路遇“祥林嫂”。嘴里喃喃有词“真傻,我真傻,只知道春天有狼……”只可惜,那日没见到在鲁镇遇到表演“窃书”的阿Q。(祥林嫂告诉我,这两日阿Q病了,且发高烧)
     时光倒流,旧景重现。
     静静的深巷,让我们瞬间远离了现实。 -- 生活现代了,但幸福指数并未大幅攀升的现实;物质丰富了,但CPI却在大幅攀升的现实。
     穿越时空,恍若隔世。
     静静的深巷,此地的居民,你们也许“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吧?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