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美西藏,美在意外【II】【游记/初稿】【8月8午后】

(2010-08-08 17:40:06)
标签:

西藏游记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第二大美。

林芝的另一美誉是“雪域江南”。“雪域”与“江南”的搭配,就足以让游客心向往之!而林芝的惊世骇俗之美,不在别处,而在“鲁朗林海”。

“林海”二字,作为一个自费景点的名称,失之偏颇矣。

-- 林海,不就是一大片原始大森林,进入其中,抬头不见蓝天白云,低头只见泥泞小径吗?“林海”二字的误导之处就在于此,不少游客弃而不游,我也差点儿放弃了。

624那一日,天空放晴,尽管夜半还闻淅淅沥沥的窗外雨声。

大巴在黑色路面上疾驶,其实,游客并未被带入“黑黢黢”的原始森林。

起伏的群山,一路陪伴我们的视线,群山,一改在西藏别处见到的寸草不生的灰褐色,而是郁郁葱葱,覆盖密林,没有树林的山坡开阔地则是牛羊遍地的草地,一派江南的绿意!

江南所无的是,路边山坡,或是开阔地,处处簇拥着盛开白色杜鹃花。

-- 你们运气好,现在正是高原杜鹃盛开的季节!(导游说)

-- 师傅,就在这儿停一停吧,让我们下车拍照。

-- 别着急,过了这道弯,就见到花海。(司机答)

他的话吊足了我们的胃口,却丝毫没有让我们失望。车停几处,果然,漫山遍野的杜鹃,白色的,浅红的、微黄的,精神抖擞,迎风摇弋。白发老叟们竟也一个接一个钻入花丛留影,惹得一帮年轻人大笑不止。有的甚至称之为“花痴”。

-- 花痴,就花痴呗。

-- 一生一世,没见过这么多,这么美的杜鹃呀!

-- 哎,你们闻闻,好像高山杜鹃还有香味呢!

老叟们照样谈笑风生,不在乎被称为“花痴”。

景点到了。木板牌有藏汉两种文字的红漆大字:南迦巴瓦峰 / 鲁朗林海。

观景台在百米以外的山谷上方,下车走到观景台,要通过一条长长的木制的长桥,桥很宽,有栏杆,微微朝下延伸。这条悬空的“栈桥”本身就是观景的绝佳处,栈桥两侧古木参天,树姿优美,低下还盛开着一簇簇的杜鹃。

导游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可以从容过“桥”,从容观景。走过百米栈桥,便来到一个“悬”在山谷半空的观景台。因为其位置特殊,伫立观景台,你就置身山谷之半空。此刻,凭栏眺望,自然获得不同寻常之视角。你处在群峰的包围之中,更准确地说,你就处在参天古树的包围之中,层层叠叠,上上下下,密密匝匝,郁郁苍苍;更准确地说,你跟原生态的大自然处在零距离的状态。

侧耳可闻,山涧溪流的淙淙流水声;放眼可见,不知名儿的鸟雀跳跃啁啾于古树的枝头。

更绝的是,刚才还是碧空万里,林木生秀,霎时,不知从哪儿来了云海,云雾滚滚,自上而下,一下子,遮挡了对面的青山,翻滚下泻的云海,不就是被称为“瀑布云”的庐山云海吗?转眼,云海又忽然变得薄如轻纱,四周的群山,群山中的苍翠古木,又渐渐显影,再转眼,轻纱撩起,薄雾散尽,又还你一个“鲁朗真面目”。

清代袁枚在游记《峡江寺飞泉亭记》中就谈到了审美环境情况对审美效果的作用。文中说: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他指出天台雁荡匡庐,这些瀑布未尝不奇,但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虽欢易别。说到粤东峡江寺瀑布,他笔锋一转,指出: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于是水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诗兴大发,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他认为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站在观景台上的我浮想联翩。

-- 眼前的长长的木制栈桥和宽大的观景台不就等于“峡江寺飞泉亭”吗?

-- 袁枚的所谓“从容以观”,不正可以用于今日之观云海,看林海吗?

-- 袁枚之所谓“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不是可以改成“以人之逸,待云之劳,去九天银河置平台间作玩”吗?

置身如此奇境,文思汩汩如瀑,我取出手机,给远方的亲友发送短信。

精彩最是鲁朗行,

庐山松云瞬变银,

草甸杜鹃片片红,

……

-- 同志,你穿我的皮大衣照一张相吧。

打油闲诗正在吟诵,过来一个藏族姑娘,打断了我的思路,她皮肤黝黑,目光羞涩。

-- 哦,小同志,我不穿皮大衣。谢谢。

(已久不习惯被称呼“同志”了,不知咋的,这里至今还保留 “同志”这个称呼,不假思索,我用“小同志”回应她)

-- 老同志,你就帮帮她吧。(旁边一位女孩对我说)

-- ……(正考虑这个“帮帮她”是啥意思,因为说这话的这位女孩手里也拿着一件兽皮大衣)

-- 老同志,她爸病了,正在林芝医院治疗,需要花钱哩。

女孩一边说,一边扑扇着她的眼睛,眼中透出哀求和清纯。

-- 那,你……。(我欲言又止)

-- 今天,我已经开过张了,她还没开张哩。

不用问了,我知道小女孩说的“开张”这个大词是啥意思。

-- 好,那就拍一张,当一回藏族老头。(我爽快地说)

-- 不是藏族老头,是藏族姑爷姑。

没想到,小女孩的汉语这么好,她们两人,一个为我穿大衣,系腰带,一个帮我戴帽子。

照毕,口袋里掏出一张20元的人民币。

-- 算了,你拿去吧,不用找零了。(我说)

-- 不是找零,是找你10元。

-- 我们村里规定,每次服务,收费10元。

两个女孩先后跟我说。

-- 她们就是这样,多给了,还不要。(同团的一位团友,过来跟我说)

-- 啊,是这样的。(我怔怔地望着她俩,一时不知说啥是好),那,那我跟你们两人合影一张,行不行呀?

-- 行,当然行!

于是,请我的团友帮我们三人拍摄了以下一幅照片。

-- 合影,收钱吗?(我取出10元。在云南大理城门下,白族姑娘跟你合影,是要收费的,她们的职业就是“陪照”)

-- 不要。

-- 你把我们当什么人啦?

-- 我,我……(居然一时语塞)

-- 美,实在是美!

一位团友呼叫起来,我转身一看,只见云雾又起,四周的一切又开始隐形……

-- 美,实在是美!

对准两位女孩,对准她们背后的云雾山影,我也大声地说。

 

201088星期日初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