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美西藏,美在意外【I】【游记/初稿】【8月8日黎明】

(2010-08-08 05:33:16)
标签:

西藏游记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616 - 627去了一次西藏,

归来40天了,西藏之旅还时时萦绕我的心头。

布达拉宫、宗山城堡、卡若拉冰川、比日神山、大昭寺、扎什伦布寺、“中流砥柱”、纳木错、羊卓雍湖、林芝、鲁朗林海……,如走马灯一般,从眼前走过。

西藏,单凭这个地名,就能拨动多少华夏子孙的心弦;

布达拉宫,单凭这四个字,那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的影像就会呈现在华夏子孙的眼前。

家人的劝阻,高原反应的可怖,还有那遥远的路途,都未能阻挡我们这一群老年游客的进藏步伐。65岁的我,在这群游客中,算是一个小弟弟而已。

为啥选择到西藏去旅游?异口同声的回答是:为了圆梦。

即使是高原反应剧烈者,在翻越海拔5100米的唐古拉山口的时候,就开始“狼狈”起来,可是,他们也毫无悔意。

-- 就是走一走青藏铁路,看一看藏羚羊,尝一尝高原反应的滋味儿,也知足啦! --  这是何等感人的气概。

-- 西藏的美,简直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美。-- 同团的一位诗人如此描述他的感受。

到过羊卓雍错,到过纳木错,你才恍悟:西子湖,乃至太湖,确实很美,然而,这种美,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小家碧玉的美;

到过比日神山,到过卡若拉冰川,你才恍悟:江南的园林,确实精致,然而,这种精致,距离“原生态”,尚有十万八千里;

到过大昭寺,到过扎什伦布寺,你才恍悟:杜牧大气磅礴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根本无法描述它们的壮美,而显得苍白;

到过林芝,到过鲁朗林海,你才恍悟:白居易文采斐然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也根本无法描述它们的秀美,而显得平庸。

…………

归来40天了,还时时念及西藏。

第一大美。

那是西藏之旅唯一一次“自由行动”。

2010622,上午和下午分别参观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因为都在拉萨市内,所以,晚餐之后,尚有闲暇。

-- 去布达拉宫看夜景吧?

-- 去,现在就出发。听说那儿夜景迷人哟。

与两位友人一拍即合。拉萨城小,出租车10元,20分钟便在布达拉宫前的大广场下车。

每年六月下旬,上海到晚上七时,天才黑定,而拉萨到晚上九时,夕阳西沉,天色渐暗。但是,拉萨的夜晚,晚上九时后,说暗就暗了。

上午登布宫,一路东张西望,并未发现什么灯光的探头,忽然,不知从哪儿“冒”出那么多的灯光射头,霎时间,齐射布宫。

-- 哦,真美!

-- 哇塞,此宫只应天上有!

广场上,游客熙熙攘攘,看来外地游客居多,一个个,都被眼前突然出现的布宫夜景怔住了。

进入广场的大LED显示屏上写着,622,周二,晚923分,气温19.2°C,相对湿度37.0%。这大概是最宜人的温度和湿度了,而此刻的上海正在苦捱黄梅天湿热。

布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白天观之,让人敬畏;夜晚灯光照射下的布宫,多了几分柔美,此刻观之,则让人亲近。

灯光下,和布宫遥遥相对的白色的“和平解放西藏纪念碑”,像一把银剑,直指深蓝色的夜空。纪念碑前的广场有喷水池,彩色灯光照射下,无数水柱,时高时低,且变幻着姿态,仪态万千。

-- 我们到喷泉后面来观看布宫吧!

-- 对,在那儿看布宫岂不更美,布宫就在一帘水珠后面啦。

-- 哈哈哈,“一帘水珠”四个字用得好。

谈笑之间,三人即走过喷泉,绕道了喷泉后面。果然,眼前一亮。布宫,还有广场,在一帘水珠的后面,多了一份“水趣”,此时此刻的布宫,不仅多了几分柔美,还增加了几分妩媚。

没有想到,布宫横空出世、气贯苍穹的气势,在今夜,居然和柔美和妩媚沾上了边!

-- 上海外滩的夜晚也很美。不过,外滩的灯光和布宫的灯光,不一样。

--  你说对了,外滩夜晚的灯光,勾勒出建筑物的轮廓线,布宫的夜景这么漂亮,打的是泛光。

-- 如果打轮廓线,那必定的败笔,根本显不出布宫的气势来,打了泛光,上上下下,层层叠叠的布宫就精彩耐看了。

-- 不错,你看,现在的“白宫”,白得耀眼,“红宫”,就红得柔美。红白之间,冷暖相济,刚柔互补。

-- 旅行社不安排夜游布宫广场,不是一大遗憾吗?

在喷泉和纪念碑之间的地上,我们席地而坐,议论中,欣赏灯影布宫之柔美;凝望中,品味布宫广场之悠闲。

上午才参观过布宫,攀登一个接一个平台,进出一个接一个的殿堂,静听一场接一场的讲解,欣赏一块接一块的壁画,抬望一个接一个的灵塔……

走马观花,不及思索,马不停蹄,无暇联想。

如果说一场交响乐,有其华彩乐段,那么,此时此刻,不就是此次西藏之旅之“华彩乐段”吗?

离开了上海的夏日的闷热,吹拂着拉萨六月的夜晚的习习凉风,神清气爽。

夜越来越深,上海人民广场喷水池边的游客也许所剩无几了吧?而此刻,布宫广场上的游人却越来越多。

上海和拉萨,都是统一的北京时间,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小时的时差哩。

席地而坐,多了一份闲情,凉风拂面,多了一份气爽,一帘水珠,多了一份诗意,一座布宫,多了一份矫情,我的想象,也多了一副翅膀。

坐在我身边的另外两位驴友,仍然在热议着什么,我都没有听见。思绪,只在我的脑中翻滚起来。

-- 布宫,你原来可是文成公主的家哦。

--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了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开拓了疆土,设置了政治军事的统治机构,制定了法律,统一度量衡,创造了藏文,为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要求与唐联姻。次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 下嫁,经过2年多的长途跋涉,643年,文成公主才抵藏,吐蕃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 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了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

-- 文成公主入藏了,她千里迢迢带来的大量书籍,有医药的,有生产技术的,还有佛教的,甚至还有谷物、蔬菜的种子及精美的手工艺品,都存放在眼前的布宫里。

-- 她常常走出布宫,向吐蕃民众推行历法,还和侍女一起把汉族的纺织、刺绣技术传给这里的妇女。唐朝还应文成公主的要求,给吐蕃送去水磨、蚕种,派去各类工匠,改变了吐蕃落后的生产方式。

-- 文成公主受到了吐蕃人民的无比爱戴。

以前在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今天上午在布宫听导游讲解的,都交融在了一起,回味着,咀嚼着,联想着。

-- 布宫,你曾经是文成公主的家啊!(我自言自语道)

-- 你说啥?(友人惊问)

-- 哦,我说,布宫曾经是文成公主的家。

-- 是啊,不过,我们也应该回家了。明天还要途径松赞干布的出生地,远征林芝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