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2010-07-22 17:45:30)
标签:

转载

在“白天努力工作,晚上抓紧看馆”的思想的指导下,前两天终于把扫馆范围拓展到了浦西的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城市最佳实践区是这次世博会的一个首创,由评选出来的各国城市展示其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案例。可以说是世博会各片区中“干货”最多的一个地方,如果你要了解城市到底怎样才能让生活更美好,那么UBPA是非看不可滴。

那天晚上连看了汉堡之家,罗阿大区馆,澳门“德成按”,麦加帐篷城案例,等走到“宁波滕头案例馆”附近的时候,已近晚上十点了,入口处还没关闭。偶就像闯入阿里巴巴山洞的贪婪大盗,能多看一个馆也好。

况且,多次看馆的经历表明,亮点总是在最后!——这次也不例外。

夜色中依稀可见由“瓦爿”一层一层黏合起来的外墙,屋顶种着一蓬一蓬的树,黑黝黝的剪影显得那些树特别高大,建筑的两侧是通透的,沿着黑色小石铺就的坡道往上走,穿过一个个异形的门洞,墙上是灯光折射出的波光,仿佛游走在江南园林,上方悬着一个个圆形装置,内侧用红色LED打出惊蛰,春分,芒种。。。等二十四节气的名字,有点像村居里的红灯笼。耳畔是时有时无的稔熟的戏曲段子,仿佛从村居人家的窗口飘出来的,又像是农闲季节从远处飘来的戏班子的唱腔。这个时候来正好,没有人。

等走到最高处,豁然开朗,顶部中央是一个天井,而天井的正中,赫然入目的是一片方方正正的稻田,大约有二三十平米左右,水稻叶子长得肥绿肥绿的,沾着晶莹的露水,茁壮挺拔,如圣物一般被供奉在这个建筑最中央和最崇高的地方,与天地之气相接。四周无比安静,只传来蛙鼓和虫唱,大概是播放的声效,大概是我的幻觉。

这方稻田,是为了纪念宁波的河姆渡文化。那里是中国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由稻作产生了最早的集体生产、协作、水利和城市的雏形。在南京的土壤研究所,我曾经看到过一方深两米的上千年的水稻土标本。水稻田是一种人工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播种上千年而不失其肥力。水稻也被引入了城市绿化,日本“白鹤清酒”公司的大楼楼顶,就是一片水稻田,每年收割后还能用于酿酒。而稻、米、吃饭、都已深深渗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人日常文化生态的一部分。

在中国国家馆,最早的一个展示创意就是种植一片水稻田,引楼顶的雨水灌溉,甚至还取了一个名字,叫“稻菽千重浪”。我心目中的构想,就是把这片稻田置于一个神圣的方位,充满光、绿色和生机,让每一个观者都向粮食致敬,向自然致敬,向养育我们的土地致敬,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城市的未来。后来,由于种种限制条件,中国馆的水稻田成了退守一隅的人工气候箱。没想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深夜滕头馆里的意外发现让我很兴奋,以中国为东道国,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这一方神圣的稻田承载着中国情怀,应该是没有缺憾的了。

 

展馆外观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入口处——坡道,松树盆景,红灯笼,竹篱,水光,很有村居的禅意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墙是通透的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天井”意象无处不在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反观出去,从中国园林式的门洞里看到的是麦加的帐篷城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很茁壮的水稻哦~~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旁边的宁波乡土“十里红妆”展室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接天地之灵气
[转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宁波滕头案例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