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印痕:旅游疗心伤【第一章】【5月6日晚餐之前】
标签:
旅游疗心伤旅游 |
分类: 寻踪山水 |
小序20岁那年,恩格斯失恋。他一度心灰意冷,为摆脱痛苦,他开始了翻越阿尔卑斯山之旅,来到了意大利。一路,山川雄伟,原野广袤。恩格斯感到:世界原来如此宏大,生活原来并不黯淡。一己之苦,不过沧海一粟而
已。旅游归来,恩格斯竟判若两人,以新热情迎接新生活。 -- 旅游疗心伤。不信,请阅览第一章。
----------------------------------------------
第一章:
丽江,柔软并疯狂着
丽江,柔软并疯狂着【文中,文后,有多幅照片,与本文有机结合,可供细赏】

2009年5月29日。
“溪雅阁”,坐落在一座石桥边,一碗“过桥米线”,就是晚餐。
成双结对地逛,三五成群地逛,说说笑笑地逛,是一种情调,有一种浪漫,可是,千里迢迢来到丽江古城,漫不经心地游逛,是否构成了对古镇的一种亵慢?-- 我默想。
初夏,一年中最惬意的时节;傍晚,一天中最诗意的时刻。
大研古镇的四方街,是微缩的“上海人民广场”吧?它雄踞古镇中心,辐射出四通八达的小街小巷,商品琳琅的小店小铺,一爿接一爿,吸引着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
商业气息和古朴风情,两者似乎“相剋”。可是,大研古镇却偏对这条法则SAY NO。
你看,摩梭女儿善织,店堂里除了摆满了各色披肩和围巾,还摆放一台织机,摩梭女孩正在埋头编织;
你听,鹤庆的白族人善打银器,他们在店铺门口也摆开小作坊,挥击小锤,打制银器,“哒、哒哒、哒哒哒”,“小锤敲过一千年”之神韵,尽在其中;
你看,纳西人又善制“东巴纸”,东巴女站在店铺门外,向路人展示的纸张的神奇之处,它不怕风吹日晒,不怕虫咬雨淋,历久弥坚,永不褪色;
你听,云南是著名的植物王国,药铺的老板,如数家珍,不厌其烦地向顾客介绍天麻、三七、螺旋藻、藏红花、冬虫夏草的奇特功效;
你看,这厢的少女正在店堂“独舞”,随着旋转的纳西舞姿,一条条披肩围巾,轮番披到身上、挂到肩上;一条条披肩围巾,开始随舞姿飘动起来。别出心裁的“展销”,吸引路人眼球,诱得女孩们一个个慷慨解囊;
你听,那厢年迈的纳西阿婆,独立巷口,小摊上出售纳西风味小吃,生意有点冷清,神情却不沮丧,老人似乎在说“你做你的大买卖,我做我的小生意”!
你再看,清清河渠两岸的饮食店铺,亮起了串串的红灯笼,风味小吃名录,叫人垂涎 - 丽江粑粑、鸡豌豆凉粉、海棠果鸡豆凉粉、凉拌吹肝、酸辣鱼、过桥米线 ……;
你再听,夜幕下的渠水也被映得红彤彤的,小鱼儿不见了踪影,渠水流淌,“淙淙”清音,比白天更加清晰起来,忽然有了“桨声灯影”的意境;
穿城而过的渠河,流得舒缓从容;拂过小镇的凉风,透出清幽气息;来自各地的游客,款步慢行,享受着一生中难得的自在和悠闲。
纳西风俗、茶马古道、普洱名茶、东巴文字、纳西古乐、东巴舞蹈、纳西服饰,触手可及却又如此幽幽邈邈,悠悠渺渺却又如此勾魂摄魄!
大研古镇,你老气横秋却又活力四射;你历史悠远却又现代前卫;你地处偏远却又群“客”毕至!
林林总总的美好的感觉,在此初夏之夜,一股脑儿地却又零零星星地,悄无声息地却又轰然有声地,向游客,向口音各异,肤色各异,身份各异的游客的内心袭来!
留神脚下的青石板路,宛如雪水洗刷过似的,还滞留着水一样的亮泽;
留神游人身上的服饰,色彩别致的披肩,飘扬在女子肩头,散发着悠闲;
留神游人的发色肤色,胸中自然会漾开一种自豪:丽江,你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留神游客的步态神态,都市见惯的紧绷,以及紧绷带来的无奈和茫然,彻底匿迹了;
历经八百年风雨雕蚀的大研,此时,超然于都市喧嚣和尘世纷扰之外;
来自东南西北中的都市游客,此刻,超然于职场烦冗和都市逼仄之外!
由远处向更远处消失了,那山间马帮的铃声;留下的是丽江作为原产地的普洱茶,它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且降血脂。懂行的人买的两百块的普洱,在其它城市也值上千块了;
由远处向更远处消失了,那街头巷尾的茶馆;留下的是欧洲作为原产地的酒吧,它在今日的丽江落户,来自各地的老板租赁老屋,破墙开门,给酒吧注入了新元素。
走累了,歇坐一会儿,在四方街桥头的石凳上,静观熙熙攘攘游客,有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 初来乍到者的双眼,闪烁在结婚登记处的新娘新郎们的欣喜;在纳西人家小住的十天半个月的旅者的双眼,流露出知足和从容;情侣们的双眼,流淌着绵绵情话带来的甜蜜;金发碧眼的远客的双眼,透露出一份寻寻觅觅;躲避闹市来此散心的失意者的双眼,此刻,也射出了几分淡定和从容……。
走累了,歇坐一会儿,在四方街桥头的石凳上,聆听四面八方的声音是一种享受。
-- 似有似无的,是近在咫尺的渠河淙淙的流水声;清晰可辨的,是酒吧传来的乐曲和歌声;书生气十足的是,举着小旗子的导游的讲解,这么晚了,居然还有一队队的游客,跟着导游来到四方街的桥头;有点儿煞风景的是,两家纳西饭店站门的姑娘请客上楼的大声吆喝。
初夏之夜,在四方街桥头的石凳上坐一坐,就坐出了风景;
初夏之夜,在四方街桥头的石凳上歇一歇,就歇出了遐思;
导游沈焰,二十七八岁,是个难得的好导游,被我们称为“知识型”导游,他的许多介绍,措辞居然沾上点“孔已己”的味儿,观点独到且经典。此刻,我再次想起沈焰的一句经典解说词。
-- 丽江旅游者中,有情场失意者,有官场失意者,也有商场失意者哩。丽江,是一个心灵疗伤的好地方,一个雪山下的古镇,远离经济发达地区,远离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比起丽江来,那儿简直就是角斗场,竞争激烈,你死我活。官场、商场、乃至情场,都有竞争。竞争,就必有成功者,就必有失意者。失意者,来到丽江小住,安静又不失繁华,乡土又不失享受,清寂有不失消遣,闭塞又不失现代。失意者的精、气、神往往恢复于一夜之间。丽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失意者的天堂哟!
显然,这段解说词,不是小沈从小本本上死背下来的,是他内心的话,融入了自己的观察,添加了自己的分析。
闻此,我精神一振,兴趣陡增。
是啊,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个个失意者哟。情有独钟,趋之若鹜 -- 失意者们纷纷来到丽江!为啥?-- 我问小沈,我问丽江的“地陪”纳西族姑娘小夏。他们能从地理,风情,文化,及其丽江发展沿革跟我聊。
头头是道,入情入理!坐着,想着;想着,坐着。久了,四方街桥头,拂来阵阵夜风,带来丝丝凉意,毕竟雪山下的小镇哦。
深蓝色的夜空,挂着明月,飘着云朵。假如在白天,一定能看见白皑皑的雪山吧?-- 这是我在丽江的最后一个夜晚。
从石凳上起身,走向渠河,再右拐,便步入酒吧一条街。
白天,刚刚来过这儿哩。渠河两岸尽酒吧,这儿的酒吧静悄悄。
白天的酒吧,顾客寥寥,生意清淡。你尽可从容观察,这大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酒吧街了。清清的渠河在街中间流淌而过,到街对面的酒吧,你得走过横在渠河上的几块木板。清澈见底的水中,水草飘荡,鱼儿穿梭。两岸本是民居,现在被改建成了酒吧,鳞次栉比,却又彼此独立;土里土气,却又洋味十足!木桌木凳,木柱木台,这些木器,粗重笨拙,没有雕琢,甚至没有油漆。土俗中透出古朴,土俗中构成和谐。老街两旁的屋檐,不像江南水乡的临街屋檐,守规守矩,高低整齐划一,这里的屋檐高高低低,个性不一,远远望去,有一种层层叠叠的错落之美。古镇如此安静,一家酒吧门口写着:闲坐--喝茶—做梦—发呆。广告语也和环境匹配!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后海、天津的五大道,广州的西关老街,成都的锦里,都可以喝茶,都可以闲坐,却难以发呆,难以做梦。失意者,需要闲坐,需要喝茶,但更需要发呆,需要做梦呀!
与江南水乡的名镇相比,大研古镇有另类之美,穿街而过的一条清渠,流淌着雪山融化的水,清澈澈,凉冰冰,聪明的店家把西瓜放入网兜,把网兜浸泡水中“冰镇”,街上的行人、商铺和商品,弥漫着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不像有的江南名镇,除了“万山蹄”还是“万山蹄”,友人跟我诉苦:自从那儿回来,便倒了胃口。此后,什么“蹄”都不想看,也不想吃了。偶尔,走入临街的洗手间,里面竟然淡香弥漫,凭感觉,不像是喷洒的香水,像是洗手台上放着盛开的百合花香味儿。清洁工在不停的洗刷抹擦。他告诉我,鲜花在丽江很贱,百合花,一天更换一次。当年访美回国,我还在晚报上发表过一篇短文,对那儿的Restroom赞叹不已。现在,轮到美国人赞叹这里的洗手间了!
白天的酒吧古街,宁谧清寂;路人,气定神闲。古镇小街,人人在享受你的柔软时光!
夜幕下的酒吧古街,咋就说变就变了呢?此刻,热气赶跑了凉意,疯狂取代了柔软,狂闹驱走了清寂,艳丽没收了简约。
夜色下的长街,目击的是串串灯笼、艳艳服饰、灿灿笑意;耳闻的是隆隆管乐、尖尖歌喉、叭叭击打。
“叭、叭叭、叭叭叭……”,这打击声来自何处?
驻足窗外,朝里张望,点着红烛的桌面上,放着几块长条形的小木块,形似“惊堂木”。台上,演员在大放歌喉,台下,客人用小木块猛击桌面,是打节奏,还是助威叫好?遭惊堂木的经年累月的敲打,桌面上,击痕斑斑。
年过六旬的我,在上海晚上一般不出家门,现在行走于灯红酒绿和劲歌狂舞之间,痛苦地体验着什么叫震耳欲聋,什么叫声嘶力竭,什么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
人老了,肌体的弹性、韧性自然趋于弱化。双膝硬化了、血管硬化了、颈椎硬化了、甚至耳膜也缺少了弹性。-- 此刻,耳膜微胀,甚至微疼。
快,快走,早点儿离开这个闹兮兮,乱哄哄的世界吧。 - 疾行的我想。
人,是一个矛盾的动物,越想匆匆离去,越是迈不开大步,尤其想到这是丽江的最后的一个夜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一句名句更是绊住了我的脚步。
失意者对丽江趋之若鹜……。-- 小沈和小夏的解释又返回脑际,但是,别人的分析总是别人的呀。
丽江,此刻的疯狂,总有其道理吧?
既来之,则安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夜是我读懂丽江的最后一刻了。何不走进一家酒吧,去探个究竟,作一次“躬行”呢?
酒吧一家紧挨一家。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高朋满座,有的门可罗雀。不过,无论顾客多少,台上的演员一样投入,演出一样精彩
最后,下定决心之后,胸中竟然升起一股“视死如归”的血气,走过横在渠河上的木板,进入“桃花岛”。
-- 老板,有没有安静点儿的地方?
-- 有,我带你去。
七拐八弯,跟着老板,走上狭窄昏暗的楼梯,来到楼上昏暗的“雅座”。
-- 这儿声音也很响啊!(我抱怨)
-- 不,比楼下好多了。这里看节目,居高临下,好!
入席。
-- 要啤酒吗?(服务生问)
-- 要!(大声说。虽然不善饮酒,连啤酒也不善,还是说要,因为知道买啤酒,就是买个座位,就像在杭州龙井茶室,最次的龙井茶也要20元一杯,其实,就是买它个位子而已)
-- 要多少?
-- 一瓶。
少顷,服务生到,提来六瓶。
-- 我只要一瓶。(大声说)
-- 啊,你刚才不是要一提吗?
-- 什么叫一提?
-- 一提就是六瓶呀。
-- 哦,你听错了。(我取了一瓶,付款,打发了服务生)
-- 这儿声音响,老先生你的嗓门要提高一点!(此刻,借助微弱的烛光,才发现对面坐了一位美女,她大声对我说)
这时,我才想起,刚才在楼下就见到过“一提”6瓶的啤酒哩。
一曲终了,另一位演员登台,引吭高歌。说实话,凭我的艺术鉴赏水平而论,如此水平的歌唱,即使上上春晚,也够格啦。正欣赏间,一位年轻女观众跳上台去,扭动身躯,乱舞双臂,劲歌添狂舞,引得“桃花岛”内“惊堂木”一阵猛敲,响声如雷。
对面独坐着一位美女!左侧的桌面上放着好几只空啤酒瓶。看来,她已来此多时。此刻,时而喝一口雪碧,时而抽一口烟,时而为楼下的演出拍打惊堂木,时而为演员拍照,乐在其中,不知我已坐到她的对面。

-- 哪里来?
-- 成都。
-- 很年轻哟。
-- 25。
-- 来这里干嘛?(此问出口,有点儿后悔,不是废话吗?)
-- 休闲呀。(她并不觉得这个问题怎么离谱)
-- 这儿这么闹,不是休闲!
-- 哎,老人家不知道,这就是释放呀。
-- 释放啥?
-- 释放内心郁闷呀!
没想到,美女如此坦诚!
台下演出达到高潮,女孩又拿起惊堂木,猛力敲打,一边敲打,一边独自嬉笑,连桌上的烛光也开始摇晃起来。
少顷,“喊话”继续。
-- 年纪轻轻,有啥郁闷哟!
-- 你不知道呀,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事,享受着不同的痛苦。
我开始对美女刮目相看,有哲理,达观而有文采 – 享受……痛苦!
惊堂木,又是一阵狂敲乱打。
-- 你这个人生阶段,所谓郁闷,八九不离LOVE吧。
-- 你说对了,失恋了,相恋三年,男友走了。我恨,我悲,我苦......。
-- 对不起,让你伤心啦。
-- 没关系,从成都到丽江已经三天了,每晚都来桃花岛,喝的醉醉的,跳得欢欢的,拍得响响的。(说到此,女孩微笑起来,然而眼中却闪烁晶莹的泪花)
-- 你,你......。对不起……。
-- 别说对不起,别看我现在掉眼泪了,能掉出眼泪来,也是幸福。在成都,我连哭不哭不出了。哈…哈…哈…。
从微笑变成了大笑,我也感到了一点儿释然和松弛。
-- 能为你拍一张照片吗?
-- 行。
-- 照片可要登在我的博客上哟。
-- 行。不过,请不要拍正面的。
于是,借着相机的瞬时闪光,为她留了一张影。
-- 对不起,我要下楼去跳舞去了。
-- 我跟你一起下楼。
-- 你也去跳舞?
-- 哈哈哈,老了,还跳舞?我想告辞了。
-- 你才来呀,再坐一会儿呀。看我跳舞,为我助兴呀。
-- 对不起,这儿太闹,我,吃不消。(我已经不知说了几声对不起了)
-- 那,你看完我的跳舞,再走吧!
-- 好!
好一阵狂舞!舞姿专业,激情四射,笑容绽放。舞毕,和女孩告别,她上她的楼梯,我走我的“独木桥”。
没两分钟,就来到“大水车”,这里是大研古镇入口处,大水车,是大研镇的标志。凉风拂来,脑子清醒了许多,耳膜还是不适。这么晚了,水车前还有不少人在留影。
-- 老先生,老先生!
身后有人在叫喊。
转身,忽见那位成都女孩朝我直奔而来。
-- 老先生,这是你的打火机吧?(边说边伸手亮出一只打火机)
-- 哦,是的,谢谢。
-- 不用谢,应该的。我走了,还要去跳舞哩!
说罢,返身就奔,远远望去,成都女孩,就像一只无忧无虑的小小鸟!
路人谁会想到,现在看上去活蹦活跳的一个阳光女孩,刚刚结束了一段苦恋,是来丽江疗伤的!
丽江,柔软并疯狂着!
丽江,成功人士的天堂,又何尝不是失意者的天堂呢?-- 望着女孩的长裙在夜风中高高飘起,我默想。
【2009年6月21日星期日清晨初稿】











前一篇:南阳台和北阳台【5月6日黎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