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渡海峡为哪般?
台湾,在我心中,是一个乐;
1953年,读小学一年级,老师让我们当堂造句 --
用“一定”两个字。同学纷纷站立,“我一定要做个好学生”、“我一定要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我懂了,造句,就是把老师给的两个字用到句子里去。这不简单吗?轮到我,我起立,大声说“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话音刚落,老师带头鼓掌,全班掌声一片。七岁的我,偷着乐。--
此乃一生中第一次享受表扬。
台湾,在我心中,是一个谜;
1972年 –
1978年,执教于浙江玉环海岛,学生大多是渔民子弟。一日,班里悄悄地传开了一件新鲜事:台湾渔民有钱,他们戴手表,穿皮鞋。【注:当时手表是稀罕物,我大学毕业,工作了四年,还买不起一块“上海牌”手表,站讲台45分钟,时间只能“毛估估”】后来,学校“革委会”知道了此事,要我(班主任)开个班会,严肃“辟谣”。后来家访,见到那位渔民,他告诉我,儿子说的是真话,他亲眼见到的,那边的渔民都戴手表,还有……。自此,心中存疑!--
“水深火热”是否应该成为形容台湾同胞的“专用成语”?
台湾,在我心中,是一个盼;
在海岛,一呆就是六年。1978年9月,有幸考入杭州大学的“回炉班”,从海岛来到省城,“回炉重煅”,修满被文革耽搁的本科课程。那一阵,电视机是个绝对稀罕物。12月31日之夜,有人将一只九寸黑白电视搬到“黄龙洞”附近的一个大工棚里,好几十个人簇拥着,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观看电视节目。我和几个同窗也去“借光”,站着看了几个小时。当晚的电视节目插播重要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被“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所取代。--“两岸三通”,一夜之间,成了一个国人的热门词汇。--
当场,众人鼓掌!掌声中,我想:有希望了,此生,有望登阿里山,游日月潭!
台湾,在我心中,是一首诗;
………,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台湾,在我心中,是的一首歌;
高山青,
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
台湾,在我心中,是一个痛;
1976年,一位老实巴交的同事,因收听敌台(台湾),先在单位接收“隔离审查”,后锒铛入狱;
1994年3月31日,24位台湾观光客乘坐“海瑞号”游船游览千岛湖,与6名大陆船员及2名大陆导游,共计32人在船舱内被当地三个劫财歹徒赶入船舱内,活活烧死;
20世纪90年代,“劫机疯潮”出现在两岸,大陆的客机被劫往台湾,台湾的客机被劫往大陆……。
台湾,在我心中,是一阵酸;
2006年11月16日下午一时许,结束了6日的日本之旅,我和女儿在日本东京“成田机场”,第87登机口。
--
老爸,刚才还谈笑风生,怎么又发闷啦?
--
你看看(我指了指隔壁第88号登机口)
--
又多愁善感啦!有什么了不起呀?过两年,我们一起飞台北!
--
就盼着这一天!
小女知父!隔壁的第88登机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或扶老携幼,或情侣双双,正步入登机口,那架航班飞往“台北”!日本人能自由自在地到台湾潇洒走一回,而一个中国人却不能堂堂正正地到中国人的地方去。我心一阵酸楚!
台湾,在我心中,是一个憾;
前两年,曾读到这样一个材料:......
1987年至今,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近3200万人次,而大陆居民赴台累计仅96万人次,两岸人员往来严重失衡!
2003年:首次台商春节包机。中停港澳,乘客不换机,在大陆的航点仅有上海。
2005年:第二次两岸春节包机实施。首次由两岸航空公司共同参与、双方对飞、双向载客,大陆民航客机完成了56年来的首次赴台飞航;包机不必降落港澳,但必须飞经香港飞航区!
台湾,在我心中,是一个喜!
三十而立,三十而“通”!自1979年以来,经过整整30年的努力和等待,直接“三通”终于实现!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来临!
我乐,我喜。终于,可以直飞台湾,而不需要到香港去绕弯子啦。--
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耗时耗钱之小事,而事关一个普通大陆百姓的尊严。
--
去台湾旅游,箭在弦上!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