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备课绍兴(8):鲁镇【8月6日温馨夜】

(2009-08-06 20:15:22)
标签:

绍兴鲁镇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通票,柯岩、鉴湖(其实在一起)和鲁镇,共100元。但是去鲁镇要出柯岩大门,如买通票,也有船可以从鉴湖往返。

    冒雨来到鲁镇入口,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绍兴方言叫“行牌”,上书“鲁镇”两字,是鲁迅先生的手迹。一座石砌的凉亭,坐落在镇门外,一旁是鲁迅先生坐在藤椅上的青铜雕像,比真人约大一倍,颇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神韵。一走进鲁镇,但见粉墙黛瓦的古居、枕河临街的店铺、静穆庄严的寺庙、千姿百态的石拱桥、古色古香的石板路、纵横交错的深水巷,绍兴的桥文化、石文化、水文化、酒文化、名士文化扑面而来。

    对于鲁镇的建筑,一些人认为它太假,似乎鲁迅书中有什么,它就建什么。这里有豪华的鲁府,是按照鲁迅小说《祝福》中鲁镇鲁四老爷家的模样布置的,其间的台门斗、天井甬道、大厅花厅书房内宅侧厢房,均是按清末乡坤府第的模样设计的。这里有《狂人日记》中的钱府,甚至还有个疯人院和《阿Q正传》中的赵府;有阿Q住的土谷祠(太过奢华),豆腐西施的豆腐房,还有一个双面戏台。尤其是“鲁镇”老街,采用了绍兴典型的一河一湖两街建筑格局,形成了“人家尽枕河”、“楼台俯船楫”的水乡风景,是“绍兴城建几万丁,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有三千零”的立体再现。只是它太新,太豪华,所以是绍兴,又不像绍兴。还有“阿Q造反”、“假洋鬼子打阿Q”、“孔乙己”、“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河埠抢亲”等系列雕塑小品,------也都让人感到不伦不类。 “鲁镇”在鲁迅作品中仅是一种泛概念,它没有具体的方位,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留给人们太多的想像空间。但它又确曾存在于鲁迅故乡。鲁迅在其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人、事、地、物和故事情节,在清末民初的绍兴随处可见。怎样才使鲁镇真实的反映了绍兴的水、桥、酒、石、建筑、民俗、戏剧、宗教、店铺和名士等诸多文化,成为那个时代绍兴的一个缩影呢?不知鲁迅先生看了这个人造鲁镇会作何感想。

    鲁镇确实太假,因为鲁迅笔下的人物原本就是虚构的。而且设计者过于追求鲁迅文章中的内容,让人觉得有点生搬硬套,又搬得不甚自然巧妙,似乎缺少了内涵。可是平心而论,如果不搬出鲁迅,鲁镇也就没有了依托。所以既来之,就把这里当作解读鲁迅文化的场所,作为了解旧时绍兴城镇的民俗风情、建筑风韵、自然景观的地方。沿着石板“老街”走去,毡帽店、越瓷店、豆腐店、锡铂店、古玩店、贡品店、油烛店、茶漆店、当铺和钱庄……那些现代都市已经没有了的老店铺林立,而整条街上则弥漫着一股炸臭豆腐的味道,没有臭豆腐那还是绍兴吗?两边的酒家、饭庄中,黄酒、越菜、风味小吃也不少,迈进路边的“西施豆腐店”。坐在曲尺柜台前,喝上一口冒着热气的豆腐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位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来。

 

阿Q住的土谷祠

备课绍兴(8):鲁镇【8月6日温馨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