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配画之三(象山篇)【原创】

(2009-07-23 06:06:39)
标签:

小说配画

文化

各位看官,都说女子是水做的,她们能顺应自我,忸怩作态,风情万种。多数女子深知其奥秘,一颦牵人心  一笑博人喜,所以才有 “回眸一笑百媚生”,才有“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唐伯虎欲得秋香“三笑”,魂牵梦萦,不惜“斯文扫地”。世间女子之笑,摄人魂魄。睿智阳刚的男子,常因此而魂不守舍。

小说配画之三(象山篇)【原创】

次日早餐。
-- 哎,跟我同睡一房的那个男子是在金陵大学读的本科。
-- 哦----?
-- 他还说……。
-- 还说了什么?(英梅的脸顿显警觉)
-- 说,说你当时还是金陵大学的名人呢!
-- 啊……?别的,他还说了啥?
-- 没有。一天下来,够累的,头靠枕头,我就呼呼入睡。
自助餐,丰富多彩,除了家常早点外,还有现做米粉,现煎鸡蛋,甚至还有各色水果。短短的交谈,尤其是“名人”二字,让英梅食欲顿减。
-- 哎,怎么不再取啦?我给你带两个鸡蛋来?
-- 不,饱了。
-- 吃这么一点,今天怎么玩得动呢?
-- 行。
“没有漓江的桂林不叫桂林,没有象鼻山的漓江不叫漓江。”隔江可望象鼻山,李导手执话筒,给游客介绍,“人们习惯说,桂林有四绝: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其实,这并不准确。有这四绝的地方多啦。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荔波,等等。桂林的特点应该是:山--水--洞--城--田园风光,五绝合一!而象鼻山恰恰囊括了这五绝。”

小说配画之三(象山篇)【原创】

李导善组织,能讲解。不是人云亦云,而富有个性。个性与创新 -- 治学与科研之本。没想到,李导的讲解竟然如此脱俗!– 静听细想,冯渊沉湎其中。
象鼻山,半枕陆地,半沉漓江。象鼻与象腿之间,空灵通透,清澈的漓江和桃花江交汇于此,穿“鼻”而过,构成“象山水波”奇景。
她喋喋不休,在唠叨什么,他没有在听。面对如此美景,任何话题都应免谈,诗情画意荡漾在他的胸间 – 啊,这山是水的影子,这水是山的等待。山与水,永不分离。山依偎着水,就有了神韵,水缠绕着山,就有了别样情致。桂林,你不是山城,你不是水城!你,就是你!你兼得“熊掌”和“鱼”,你是一个山水景观城,是一个放大了的盆景。

小说配画之三(象山篇)【原创】

天有不测!
一条载客的竹筏,离岸飘向对岸的象山,抵达江心。惊险一幕,顷刻间,发生在众游客的眼皮底下。
竹筏上只有三人 -- 筏工,和一对青年男女。女的站在竹筏边,男的给她拍照。孰料,那女青年,在后退时,步子跨大了一点,一个趔趄,没能站稳,一个后仰,掉入水中。惊慌中,筏工伸出竹竿,不知是水流太急,还是那竹竿太滑,落实女子,未能抓住,随流飘离竹筏,瞬间,飘出桃花江,进入漓江水面。
筏工是个老叟,在竹筏上干着急,那男的,或许不会水性,朝岸上大呼“救命!”
-- 啊,危险,这里两江交会,有急流和漩涡,每年都会淹死人!
-- 谁会水?(李导高喊)

小说配画之三(象山篇)【原创】


李导话音未落,英梅将手提包和相机扔给冯渊。
-- 我去!
-- 别,让我去!(冯渊急说)
-- 等我不行了,你再下……。
说着,英梅头也不回,毅然跃入江水。
啊 ----?一路发嗲的女子,居然有如此举动!众游客不敢信眼,没看错!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 行吗?
-- 她行吗?
-- 她会游!(冯渊口中说,心里也七上八下。)
落水女子,在水中,一沉一浮,被激流裹向漓江。水里的英梅,自由泳,双臂激起一片白浪,靠近了!正伸手抓住她的衣衫一角,脱手!冯渊放下手提包和相机,正欲下水,只见英梅,换了侧泳,伸出右手,一把死死拽住落水女子的左手。
-- 哦……!
-- 好险!有救啦!
岸上人松了一口气。
一个翻身,英梅换成了仰泳,双手托住了落水者的头颅,稳稳当当,朝岸边游来。
-- 好啦,好啦!
-- 抢救成功!
抢救及时,落水女子喝水不多。一身水淋淋,两个女子上岸,众游客竟一起鼓掌,向英梅致敬!
-- 好样儿的!
-- 英雄!
-- 哎,应该向桂林电视台报料呀。
竹筏靠岸。男子一跃上岸,连声对他的女伴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好,让你后退两步!”
说罢,那男子竟 “扑通”下跪,跪在了英梅前面。
-- 谢谢!救命恩人!(男士说)
-- 没有你,今天,我真的就……,你不是救了我一个,你救了两条命啊!(被救女子说)
众人疑惑,男子道出真情:他俩来桂林度蜜月,妻子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
-- 多亏了你啊!(刘萍萍说)
-- 善有善报,善有善报!(摄影家激动地说)
李导已经从停在象山公园外的大巴贮藏箱里取出了英梅的拉杆箱,并拉到了英梅跟前。
“快打开,取衣服,去洗手间更衣!别着凉。”李导说。
桂林的山,大多平地拔起,陡峭成峰,而象山偏偏是“另类”,它没有山峰,山顶是平的,山顶面积之大,是桂林山之最。
“这里曾经是太平天国攻打桂林城的炮台,那里有抗战时期的标语,高炮阵地和战壕。”李导正在跟游客“指点江山”呢。此时,电视台的人赶来了。不仅有市台的,而且还来了区台的。面对两架摄像机,英梅刚换上了粉红色的连衣裙,头发还没有全干,谈笑自如。
在完成了救人过程的采访之后,记者和英梅有了一下对话。
-- 作为一名游客,怎么会有这样见义勇为的行动?
-- 谁让我运气这么好,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看见这个场面呢?
-- 哈-哈-哈 (记者和围观者皆笑)
-- 那儿有漩涡,又有急流,你想到过自己可能遇到的危险吗?
-- 没有。读书的时候,我是全校游泳比赛两块金牌的得主。
-- 现在,你在哪儿上班?
-- (蹙了蹙眉,手指着冯渊,答非所问。)我,我是……冯教授的准博士生。
-- (恭敬地伸出手)祝你考博成功!
采访结束。记者告诉她,今晚桂林电视新闻将播出这条见义勇为的新闻。
象鼻山下,云峰寺内。李导介绍说,这里是“桂林陆军小学堂”的遗址,当年,新桂系将领李宗仁曾在这里读过书呢。……
“祝你考博成功!”刘萍萍过来,对英梅说。
“冯教授,总该考虑我了吧,电视也要播了!”英梅得意起来,朝冯渊瞄了一眼,狡黠一笑。
“是啊,是啊!”刘刚也在一旁帮腔。
冯渊假装在听李导解说,没有吱声。可是,内心喜悦,洋溢在脸。英梅,好样的!他的喜悦倒不在乎她给他争了光,他喜在:英梅,不仅外美,而且内美!
身边没人的时候,他和她有了以下对话。
-- 昨夜,我那句话没说完。
-- 哪句话?
-- 你真的很……。
-- 别说了,别说了,羞死我啦。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 哦。
-- 你没有说出口的只有一个字。
-- 哪个字?
--(一张小嘴凑到了他的耳边。)---- 美!
-- 微笑,点头。
-- (马上进攻)关键是,你要招我做你的博士生!
-- 这,不是我说了算的呀。要考试,要看科研,还要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第一次真心希望她的成功。)
-- 哼!我不要听!我不要听!(双手捂耳,小嘴噘起。)
一阵好哄,一阵发嗲。
各位看官,心理学认为,对他人的认知和判断,存在一种“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即某人的突出特征或品质,犹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逐渐扩大,漫及四周,最终形成一个光环。在光环笼罩之下,观察者就无法注意到此人的其它特征和品质,进入所谓“一俊遮百丑”的思维误区。这种“晕轮效应”,其实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在认识别人的时候,往往从某人的“亮点”出发,而以“亮点”概面、以“亮点”概全,主观偏见支配下的绝对化倾向,由此而生。“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

小说配画之三(象山篇)【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