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行(12):都江堰

(2009-05-13 08:26:28)
标签:

都江堰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仍发挥着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水利专家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这个堰,平时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时则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还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时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当时没有水泥,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笼装卵石作堰,费用较省,效果显著。
  都江堰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都江堰一带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名胜古迹。

    2007年10月16日,游罢九寨沟和黄龙,来到成都,顺便游览了都江堰。图一,乃当时拍摄的一幅照片,记录了一个幸福的家庭。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我曾在博客刊登此照,问:安否?幸福的一家子!

 

图一 2007年10月16日初游都江堰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二  2009年4月28日重游都江堰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三   都江堰大门外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四  临时夺权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五  鱼嘴说明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六  鱼嘴尖尖

鱼嘴乃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七  来世举旗当导游

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八宝瓶口,“离堆”二字清晰可见

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

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九安澜索桥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十  正在展览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十一  离堆公园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十二 离堆公园

四川行(12):都江堰

图十三  震后危楼  人去楼空

四川行(12):都江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