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博士生的邮件(2月3日晨)

标签:
给博士生的信教育 |
分类: 断想不断 |
xyz,你好!
黎明即起,收读你的邮件。(以后,你的邮件就发我的两个邮箱,以免误事)
1月6日上午,车过桂林,我特意下车,留影一张,以资纪念。
2006年7月22日,学校工会组织教师到桂林旅游。
此行的前三天,我呆坐电脑前,为你的论文逐句逐段提出点评及修改意见。
到了桂林,甚至在旅游途中,我还想到,到了暑假结束时,就能读到你修改完成的论文,年底就能预答辩。
结果,我替你打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而且此后,你给我三次许诺,一次、一次、再一次地落空!
哎,人到中年负担沉。-- 女儿考大学,你需要手把手辅导;入主新单位,你需要放“三把火”。
女儿高考金榜题名,国际交流处的工作旗开得胜。 -- 这些,都需要大量精力和时间的投入,我懂。
可是,在桂林游之后两年另五个月之后,收到你的第二稿论文,结果,再次让我失望。
于是,我给你发送了以下邮件作为回应。
xyz,你好!
邮件收到。
你有一官半职,女儿女婿跟你一样(小空姐今天飞兰州),所以我能理解你的忙碌,关于论文,还是那句老话,要发我定稿版。
你一向稳重,不要再发我没有标题,却有“烂尾楼”的论文。谢谢。
请你使用我的新浪邮箱,比较保险,而且容量大,请你将非洲之旅的照片发送我的新浪邮箱。谢谢!
愚师
2008年12月28日星期日午餐之后
两年另五个月,即29个月(约870天之后),你竟然发我没有标题,却有“烂尾楼”的论文,就实在有点让我失望了。
在这870天中,我们之间有无数次的email
exchanges,还分别在2007年11月和2008年8月在上海见过面,两次分别在南京路附近的扬州饭店和老北京烤鸭店。
边吃边聊,以你的论文为核心。你曾经给我许诺,给我时间表,给我deadline,可惜,皆让我空欢喜一场,想来心疼。
你称你的论文在“掘进中”,咋会如此难产呢?
在我,读书写作是人生第一乐事。作为春节的一道精神大餐,我写了越南游记《戚戚越女》。
跟你们博士生和硕士生不知讲了多少回的文章要以小见大,小题大做,从此篇游记中可以再次感悟。
南行10日,可以记叙,值得记叙的事情,太多了,如何文章要写出味儿,读者读出味儿,就在于文章的切入角度。
我就写了几个场景,宛如一粒粒珠子,把珠子串联起来的,就是两个字 – 越女。把文章写活的,也就是两个字 – 戚戚。
而且,此篇游记,堪称“数字游记”,文中有大量数字,说明当今越南的欠发达,当今越女出境之尴尬。
字里行间,我们未能品味出你的“烂尾楼”论文写作的好滋味儿,当然,我也就品不出好滋味儿。
观点缺乏创意,例证缺乏趣味,文字缺乏活力,文散缺乏粘连,理论缺乏统摄。上个月为ypp点评了一文,两个博士生,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缺点相似。
你现在也不再给我一个时间表了,我也不敢问你要时间表了。但是,光阴匆匆,似水流,如箭飞。
作为我的关门弟子,我的心情,你应知,你能知也。
发送你一幅上个月去越南途中的照片,1月6日,摄于桂林站,正巧有几个老外从身边走过。当时,心中念及你,卫民!
期待三周之后,你给我的惊喜!-- 相信会的。
愚师
2009年2月2日星期一大年初八午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