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来信(12月15日温馨夜晚)

(2008-12-16 19:03:53)
标签:

翻译理论

教育

分类: 断想不断

尊敬的M教授:您好!

  我是四川外语学院的一名教英语的老师。在读大学时就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书深怀好感。早就知道您的大名,但是,直到最近才得到您编的两本教材《翻译美学》和《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和一本书《英汉翻译技巧示例》。感觉很不一样。我学的专业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曾经让我很绝望。《中国翻译》上的文章大部分都读不懂,总觉得翻译理论与实践相隔太远。但您的书让我在学业和教学上又有了一点希望。真的!

  看您的书,感得到您对语言(英语和汉语)的热爱和对翻译的热爱,体会到您时刻不忘实践和检验(外国人的理解和接受),觉察得到您写书时的激情(那么多的感叹号和那么多的段落,有点诗风)。特别是那些例子,感觉很好。

CJX

    附言:读此来信。最有感触的是以上涂黄的那句。不要说年轻大学翻译教师,就是我,面对国刊的理论文章,也常常摇头兴叹:我也看不懂。

    打个比方,翻译园地若是一块稻田,翻译研究就好比稻田边的一个“水稻研究所”,时下,国内的翻译水平每况愈下,你去问“水稻研究所”如何提高水稻的亩产?研究所告诉你:我们是研究水稻生产理论的,不管水稻产量!

    更有甚者,翻译理论研究与提高翻译的实践能力无关,翻译理论的论文,可以没有一句翻译的例证,但是可以充斥数学公式和图表,令人眼花缭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