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闲爸,家有忙女
(2008-11-09 10:18:38)
标签:
家有忙女文化 |
分类: 断想不断 |
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
这个星期有三天在南京度过。
早听说两年一度的世界城市论坛要在中国南京召开,这是联合国人居署主办的有关城市的盛大集会,有着风向标的意义。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搞世博主题策划的人怎能不去见见市面,领领行情呢?上届论坛是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行,路途遥远没能去成。今年就在家门口召开,所以早就计划好要去。
只是最近一阵忙碌,没留意几号开幕。周一(11月3日)同事拿了一份从网上荡的日程表过来,这才发现论坛当天已经开幕了!为期四天。当即让同事买了车票订了旅馆。周二一早七点四十的动车,我们一行三人匆匆奔南京而去。
说到这个城市论坛,十分有意思。其实这是一个由无数个大会小会组成的会议的集合。每天从早到晚,大概分为四个时段,每个时段都至少有十个会同时在召开。高端的有大会和圆桌会议,那参加的都是联合国组织的高官和各国的政府官员,市长等等。而普通的会则形形色色,有专家层面的研讨会,也有非政府组织召集的专题会议,也有为参会代表举办的专题讲座和培训。在会议之外还有展览。这次的展览分为四个馆,分别是国际馆,中国馆,江苏馆和企业馆,展览的名称是“可持续发展实践展览会”,展览面积加在一起大概有一万五千平方米。
会议向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能上会议的网站,注册登记,然后凭电脑确认函到现场制作代表证。我们去的时候网上注册已经关闭了。于是我们从单位开了介绍信,不过还是担心会有很多麻烦。没想到到现场竟然遇上一个主办方的熟人,同样是志奋领的校友,刚在25周年的派对上见过,于是很容易地就办出了代表证,真是有志者事竟成!有了代表证我们几乎可以无障碍地出入所有会议,除了极个别的高端会议之外。从4号到6号中午会议闭幕,我们在会场泡了整整两天。每天揣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会议日程,穿梭于各个会议室之间,好像当年在大学上课穿梭于各个教室,耳畔充斥着贫民窟改造、气候变化、公众参与、历史遗迹保护、廉租房。。。如果正巧没有感兴趣的会,或者中午休息时间就去看展览,四个巨大的展厅,也是紧走慢走才粗看了一遍。
这个会国际化程度很高,有时一个小会上会有来自十来个国家的人。虽然在中国召开,但是参会的中国人并不多,主要江苏省和南京市方面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以及一些与联合国有合作的城市的官员,像我们这样自己哭着喊着自发来开会的是极少数,还有就是一些同济的学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学生了。有大量的非洲兄弟,联合国人居署的总部就在肯尼亚的内罗毕,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生活是其使命之一,在会场内外经常可以见到身着艳丽服装,身材凹凸有致的非洲大婶。
两天的会议,让我又感受了一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群众们水深火热的生活。印象很深的是第一天听了一个会,有一个来自孟买的妇女,应该也是当地的“妇联主任”吧,她介绍的是修厕所的事。她所居住的区域中房子是不带卫生间的。公共厕所也是恶劣不堪。很多男子就直接在野外解决,
而对于女性来讲则有极大的不变,于是她就领导一群妇女自力更生修厕所,向政府要预算,自筹资金,自己买材料,自己监工,最后她们这个妇女组织成了修厕所的专业户,在性价比上甚至超过了专业施工队。还有一个来自肯尼亚的女子,很怯生生的照着稿子发言,据她介绍,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有60%的居民居住在该市的1%的土地上。就这1%的土地的使用权都还不完全是他们的。有的土地是政府预留用地,准备用了造基础设施的,暂时还没造。有的房子直接就盖在高压电线下面,有的人就栖息在管道上。她把内罗毕称为“罪恶的城市”。中国这些年日子好过了,天天吃着白米饭,住着新房子,有时都忘了这世界上还有十亿人口住在没有任何像样的设施的贫民窟里,吃了上顿没下顿。
妇女权益和妇女参政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另外像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低收入者住房,历史遗产保护等也都是热门话题。
有一些发达国家,如瑞典、德国、挪威等也非常活跃,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而且自己日子好过,也没忘了关注别人,还是有一点全球责任感的。没见美国人的影子。印象中他们是最实际的,没有利润的事儿一般不会参加,城市论坛坐而论道,交流经验,又不来钱。再说美国的城市发展方式一向是被人谴责的,都说上帝眷顾美国人,东西有大洋,南北无强国,地多人少资源雄厚,也就他们过得起那种车轮上的生活。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次贷危机一来,轮到他们勒紧裤腰带了。。。
以下图片从略。赐谅。
1/ 等候领取展览会参观券的市民们,WUF的草根特色由此可见一斑,任何人都可以上网注册参会,而没有注册过的的一般市民虽不能进入会场,但是却可以领票参观展览会。
2/ 南京博览中心,为这次论坛刚刚启用,规模巨大,由五个展厅和一个会议中心组成。地处南京的河西新区。很多出租司机都不认识,警察也搞不清楚怎么走。
3/ 那位修厕所的印度妇联主任
4/ 联合国人居署的展场,中间搭了一个简易房,这个项目名为ROOF OVER HEAD,示范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构筑一个临时居所。联合国人居署 UN-Habitat的使命用一句古诗来解释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 德国展区的一个互动展项,观众可以在这些小牌子上写上对于城市的寄语,然后插在一起层层架起来。
6/
7/
8/
9/
10/ 临海,我生活过10年的清秀小城,在中国馆里也有一个小小的展区。背景板上的图案就是后山上的“江南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