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游记及父之小评

(2008-11-07 08:16:27)
标签:

余杭风景

休闲

分类: 寻踪山水

  雨中游径山寺

昨晚六点半到南站赶动车去杭州。今天傍晚六点半回到上海,正好24个小时。

在滴滴答答连绵不绝的秋雨中出游,虽然少了一些便利,但是别有一番韵味。

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去了余杭的径山寺。

在游客踏遍的长江三角洲,在双休天如果要找出一个幽静的去处还真的不容易。

径山寺是被我偶然发现的。

本来今天的主要节目是去余杭的良渚博物馆考察。看完博物馆直接回上海又太早,杭州市内的景点早已看腻了,要去临安等地又有点远。于是就在网上查余杭境内还有什么好玩的去处,看到了关于径山寺的介绍,本来是从未听说过的一个寺庙,据介绍居然还是日本茶道的发源地,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力荐给同事。

余杭径山寺距杭州西北50公里, 系唐代古刹,位于中国江南"五山十刹"之首, 创建于公元742年。鼎盛时, 寺内殿宇楼阁林立, 僧侣多达3千,被誉为"东南第一禅寺"。径山寺又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 寺内的"径山茶宴"享誉海内外, 径山云雾茶为中国名茶, "茶宴"是径山寺以茶代宴的一种专门仪式, 内容有献茗、闻香、观色、品味、论茶、交谈等程序。日本茶道就是由700多年前中国径山的茶宴演变而来的。

寺院位于余杭的径山之巅,海拔700多米的高处。一条曲曲折折的盘山小公路将它与山下的世界相维系。

看看秋雨连绵,同事担心地说,今天还是不要上山了吧,天雨山路恐怕不好走,但是抬头看看远山在雨中云雾缭绕,又实在令人神往。

因为径山寺实在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去处,上山的路没有什么清晰的指示。我们在长乐下了高速公路,经过一番兜兜转转,总算找到了上山的路牌,路边完全是原生态的茶园,竹林,鸭子漂在水塘里,不时出现一个小村落。烟笼雾罩,雨默默地下,我们的眼睛仿佛被雨后清澈的绿色洗刷着,呼吸也渐渐地越来越通透……。

村路(照片)

雾中茶园(照片)

晚稻熟了(照片)

寺前的竹林(照片)

径山寺的全名是“万寿禅寺”。山门要通过一条曲折的小路才能到达,远离车马之声。

寺前的九龙照壁(照片)

苔痕上阶(照片)

雨色空濛(照片)

禅房,远远看到一个僧人在廊下埋头读经。案头摆了一盅茶。“茶宴”已经无从觅之,它只在与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被传承着。。。(照片)

僧人(照片)

王维有诗“鸟鸣山更幽”,寺内寺外之听秋雨打着檐瓦和石板地的滴答声,更显此处的清寂无比。

寒山(照片)

当年这里是“东南第一禅寺”,拥有3000余楹殿宇楼阁,3000多位僧众。苏轼的一句“飞楼涌殿压山破,晨钟暮鼓惊龙眠”记录了它的巅峰岁月。清末这里开始衰落,到1963年几乎全废。

今天的径山寺是1990年破土重修的。

从这里漂洋过海的“茶宴”传统今天已经成为日本的国宝——“茶道”。从这里被带走的茶叶种子成为了日本著名的静冈茶,而当年这里的僧人制作豆板酱和酱油的技艺成全了日本和歌山的“名产”。这使得这个冷清的寺庙具备了无穷的文化魔力。

不过,与其回归当年的盛大格局,我还是更喜欢今天的径山寺。幽泉,秋雨,落叶,还有一盅清茶,更符合这个地方的禅意。

父之小评:

王维有诗“鸟鸣山更幽”,寺内寺外之听秋雨打着檐瓦和石板地的滴答声,更显此处的清寂无比。

-- 很欣赏此句,散发文化清香,又散发思维熏香!

不过,“鸟鸣山更幽”非王维之句也。

全诗如下: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诗名:入若耶溪

作者:王籍

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诗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