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城隍庙之五 - 城隍庙(2008年9月4日晚)

(2008-09-04 19:04:48)
标签:

城隍庙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城隍庙,密布全国城乡,而上海的城隍庙供奉着3个菩萨,他们是护城神:秦裕伯、霍光、陈化成。
    元末明初的秦裕伯,是“智谋之士”的上海人,为逃避乱世,辞官回到了当时还是个小县城的上海。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多次请他出山,才应允入朝。秦裕伯是前朝老臣,又精于世道,很受皇帝重用。朱元璋在他死后封他为上海“城隍之神”。
    霍光是东汉时期镇守疆土的将军。永乐年间,上海县正式建城隍庙的时候,知县将位于城中心的霍光行祠迁此。
    使上海人真正顶礼膜拜的是第三位城隍爷陈化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市民从“陈公祠”中请出了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吴淞炮台战死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的神像,供奉在大殿后进,表达了上海人民的抗战决心。
    城隍,在道教中的意思是指城市的保护神,可见老城隍庙在上海的地位和影响。
至于那城隍庙隔壁的豫园,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为了“豫悦老亲”,侍奉其父而建造了“豫园”。
    乾隆年间,豫园卖给了城隍庙,改为它的“西园”,园中重建的湖心亭和九曲桥都很有雅趣。这个熙熙攘攘了几百年的花园,如今的热闹喧嚣还是没有一丝减弱。
    那里是城市最初的回忆,哪怕在滴水穿石的时间面前,它也总是保持最执拗的姿态。上海老城厢内的城隍庙和豫园,便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这方圆不足1公里的地方,已经整整热闹了几百年。  前殿,而后殿才供奉城隍神秦裕伯。与此相隔不久,就在城隍庙隔壁,豫园开始修筑,一个在四川任布政使发了迹的上海人潘允瑞为“愉悦老亲”修造了这么一个花园。乾隆年间,豫园卖给了城隍庙,改为它的“西园”,这以后,园中重建了湖心亭和九曲桥。
    有人说,上海是一碗浓汤,城隍是浓汤的底料。普天之下的城隍庙不知道有多少,有意思的是,惟独上海的这座最终被被十里洋场团团包围,从小县城到大都会,城隍庙是上海最后的根,同时也随着这个城市完成了它的变异。 
    热闹也总是一样的,九曲桥上行人熙熙攘攘了几百年,拖着长辫的,穿着长衫的,打着领带的,他们鱼贯而入,并终将在另一个时空里消失。
    1855年,当豫园里的湖心亭也被改建为了茶楼的时候,城隍庙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市井之地。不要小看了市井之地孕育出来的文化。一个馄饨担,它也包含了面料肉馅、锅桶匙碗、油盐酱醋、小灶柴火等各种所需物件。你又怎么能说,从年糕团、蟹壳黄、酒酿圆子、臭豆腐干、烘山芋、热白果、沙角菱、梨膏糖这些如今依旧在城隍庙里随处可寻的吃食里,得到的仅仅是对美味的回忆?
    在城隍庙的街角弄口,补碗的、箍桶的、捏面人的、代写书信的、变戏法的、看西洋景的、拔牙的、相命的……这些人已经不多见了,他们和着鼻烟壶、牙霜、水瓶塞、针箍、鸡毛帚等逐渐隐退为历史。  

 

图一  城隍庙大门 

游城隍庙之五 <wbr>- <wbr>城隍庙(2008年9月4日晚)

 图二 城隍庙

游城隍庙之五 <wbr>- <wbr>城隍庙(2008年9月4日晚)

 图三 虔诚信徒

游城隍庙之五 <wbr>- <wbr>城隍庙(2008年9月4日晚)

 图四  护城神秦裕伯、霍光、陈化成

游城隍庙之五 <wbr>- <wbr>城隍庙(2008年9月4日晚)

图五  庙内有茶室,还供应素面! 

游城隍庙之五 <wbr>- <wbr>城隍庙(2008年9月4日晚)

 图六  庙内老外也不少

游城隍庙之五 <wbr>- <wbr>城隍庙(2008年9月4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