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水帘洞”
8月19日,先“拿下”了武夷山的经典景区天游峰和九曲竹筏漂流之后,次日一大早便去“水帘洞”。
位于丹霞嶂东面的水帘洞,原名唐曜洞天。据说,瑞泉岩峰巅有两道飞泉奔泻而下,随风飘洒,犹如灿烂的水帘,故后人便改称为水帘洞。
该洞是武夷山景区内最大的洞穴,高宽各一百多米。洞顶斜覆而出,宛如一道飞檐,遮住了半边天。洞门前终年流淌的两面三刀股清泉,从一百多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微风过处,水珠摇曳分合。随风飘洒,仿佛天女散花,又如悬挂的两幅珠帘。
古人有诗道:“赤壁千寻晴拂雨,明珠万颗画垂帘。”
大家隔帘望去,洞外的茶园竹丛,村落人家,一片迷濛,是否犹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
水帘洞内摩崖石刻比比皆是。岩壁上这“活源”二字,系清光绪壬午陛用总兵浙江象山协副将楚南余宏亮所题写。相传活源取自朱熹《观书有感》一诗:
半庙方塘一鉴开,云影天光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人在此勒上“活源”二字,即点出了水帘洞的景致,又勾起人们对朱熹求学精神的追思,恰到好处。“水帘晴雪,赤壁明珠”,系石川(作者生平不详)所题写。这两方题刻,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水帘洞的景观。水帘洞内,轩爽敞亮,可容数百人。沿崖这数栋茶室,为原奉祀宋体朝大儒刘子恽、朱熹、刘珙的三贤祠和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三教堂的遗址。
“水帘洞”的水量实在太小,可是,并不虚此行,因为一路上,览尽丹霞地貌!
图一
走近水帘洞

图二
山谷里,有养鸽者,揽客留影以谋生
有双鸽歇于我双肩,养鸽者抓拍了这个镜头。
养鸽者大呼:难得,难得,吉人自有天相哦!
此言既出,就得多掏几个铜板哟!

图三 “水帘洞”--
水不足以成“帘”哟!

图四
“水帘洞”,洞下有水池

图五 “泰坦尼克号”

图六 丹霞城门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