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好!
4月21日新民晚报头版刊登了一幅彩照,标题:数万郁金香扮美鲜花港!
报道称:为了让更多市民观赏到“花中之王”郁金香的风姿,上海鲜花港科技人员根据郁金香早中晚期品种特征,采用分层种植的方法,延长了郁金香的开花期。近日,郁金香进入盛花期,数万株郁金香把鲜花港扮成花的海洋。
奇哉!4月15日,与杭州友人游太子湾,观郁金香,郁金香始呈颓势,上海的郁金香居然进入盛花期?
杭州归来,伏案击键,又是一周,廉颇老矣,眼酸神乏,(非)久静却思(小)动。
今日,起个大早。先“入地”,上地铁二号线,到龙阳路。
在上海住了近50年,算是“老上海”了吧。可是,20年来的上海,日新月异,让多少“老上海”不识路,不知变,不懂新!
上海,你啥时候冒出了一个“花港观郁”?欲与杭州的“花港观鱼”一争高低?
上海真大,上“龙东线”,以为一个小时可抵“花港”,因为从南站到杭州也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呀,不料车行两小时!--
全程60公里!(票价8元)
南汇,瓜果花卉之乡!其“桃花节”成了上海的一张旅游名片,现在又打出了一张新名片
-- “花港观郁”!
“花港”门外,泊车不少,且外省市的大巴居多。
门票,前年30元,去年60元,今年80元!
-- 这门票过期作废吗?
-- 不会作废吧。
-- 那么,我多买几张票,明年再用!
-- 哈哈哈。
售票窗口前,闻两位游客的对话!
取票一看,方知今年3月28日 –
4月28日郁金香花展期门票80元,平时45元。
“花港”,名不虚传!一丛丛、一簇簇、一条条、一片片,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杂色的、河岸、道旁、桥上、亭内,触目皆花,“花港”中央,有一条“通衢大道”,遍植郁金香,游客戏称:中国的“郁金香大道”。
“花港”,占地3000余亩,东海近在咫尺。五年之前,荷兰一家知名郁金香公司,相中此地,投入巨资,寻求合作。几年工夫,上海“花港”成了国内最具规模的郁金香之港。
走马观花,也要两三个小时!
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目不暇接,等佳词丽语,在“花港”内,面对雍容高雅,欲放还休的郁金香花王,皆失色也!
10年前,女儿去荷兰,带回了几粒郁金香的种子。爱花的夫人百般呵护,精心伺候,花芽终于破土,拔竿展叶,吐露花苞……,然而,种在盆内的几株郁金香,孤寂而又孤苦,缺乏风采,缺乏美感!
究其原因,赏花也有美学。
郁金香,以势取宠,集结为美。
上世纪80年代流行挂历。国外风光,乃挂历一大题材。而郁金香,则是此大题材中的一大热点!挂历上的郁金香,高贵、脱俗、抢眼、养眼
– 皆因千株摇曳,万竿集结!
娇、美、媚、犷、野、柔、傲、挺、灿……,集于郁金香一身!
娇美,却又气势磅礴;含苞,却又张扬出俏媚!
荷兰,产于荷兰。-- 门口的Shanghai Flower Port
Museum有文字说明:郁金香原产地--我国藏南地区!
冰雪世界的藏南,高原地带的藏南,噢,地域 –
锻造了郁金香的品质!
往返六个小时的车程,漫步“花港”四个小时,回到家中,居然,累感全无,写下以上文字。自去年女儿从花港带回照片之后,便心生访意,今日一游,了一愿也。
在巨型风车的楼台下的咖啡厅内,曾用手机凑成以下七言:
西子郁金渐露败,沪上此君始盛开,烟花三月下南汇,港湾茫茫华似海!
2008年4月23日在东海之滨上海鲜花港观上郁金香
多于的话:
归途,车内有游客建议:
游上海鲜花港应该是两日游为佳。
先游览“花港”,当晚,在距“花港”3里地的“农家乐”住下,次日,可从容游览附近的东海大桥,并参与垂钓采摘等农事活动。
若游园赏花之意未尽,尚可再入“花港”,杀它一个回马枪!
农家乐80元一日,包你吃住!
哦,那将是我明年的节目哟!
居士
2008年4月23日晚九时
1/
远近皆香!
2/
面对红海
3/
如此花岸!
4/
心情亦灿
5/
专心致志
6/
花香内外
7/
荷兰风情
8/花港工厂
9/
桥头郁金
10/
五颜六色
11/
酒杯喷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