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2008-04-11 09:08:01)
标签:

婺源!

休闲

分类: 寻踪山水

    晓起 – 一个意境名词,婺源的一个村落名。

    3月27日 – 30日,婺源“农家乐”之旅,小住此村。 

    住晓起,更应晓起!黎明即起,40多年的习惯了。(照片1)

想到昨天在村东头观赏油菜花时,发现一条田间青石板小道,油菜花夹道,曲曲折折,向西延伸。后来,在村口,见到 “下晓起”的村牌,便思忖,沿那条油菜花小道西行,是否通往“上晓起”呢?晓起,想去探个究竟。(照片2)

    投宿“婺源饭店”,开门即一小山岭,岭上有亭翼然。登小岭,穿此亭,拐个弯,一便道便蜿蜒于山间。我身背相机,缘山行,大清早,行人不见,偶遇一两只友好野狗而已。

    山林葱茏,峰回路转,轻雾弥漫,鸟雀啁啾。俯视岭下,下晓起村,一大片的粉墙黛瓦也,其间炊烟袅袅。(照片3)

    独步山岭,想起了这个村名的由来。

    -- 1000多年前,安徽人汪万武等一群人逃乱至江西婺源境内的一处山野,停下脚步。天刚破晓,只见青山环绕、绿水盈盈、花香四野,眼前的情景令他迷醉其中。他搭草棚、起炊烟,在此安营扎寨,繁衍生息,取此地名为“晓起”。

    独行山间,眼看巨树,耳闻鸟鸣,咀嚼村名,渐入佳境。-- 不禁吟诵起写晓起村的一首古诗 --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退休一载,退而未休。毕竟,此时非彼时也。现在,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做之事;兴之所至,暂搁文务,到各地旅游! 

    住农家,四人一室,还是年轻时睡过这样的“通铺”呢。其余三人,皆麻将骁将,且善夜战,我晓起外出时,他们刚战罢归来,躺倒即睡,鼾声顿起。少时,读柳青的《创业史》,书中的梁三老汉有大清早就下地的习惯,柳青曾用“享受”二字,描述老汉在渭河畔的黎明耕作。哎,我的室友!

    又来村头。黎明的菜花,比昨日下午所见,更鲜活,更抖擞,更多娇。-- 赏花,要赶早,去年7月下旬在杭州观荷,因赶早,见到了绝色荷花。(照片4)

    这么早,我该是赏花孤客吧。-- 路上曾这么猜想。

    非也!早于我者,已游弋于花丛间,漫步于田埂中。手持长枪短炮,选择远景近景,或俯身或下蹲,一个个全神贯注。

    奔“花”而去,乃旅游关键词之一也。旅游不能没有潜规则呀。2007年,去了几趟杭州,皆奔“花”而去。 – 赏桃、观荷、闻桂、看菊……

    一位女士,头已白,正在路旁打太极拳。待我走近,拳停,笑盈盈地请我为她拍摄几张照片。小心翼翼,她步入油菜花田,随即做出好几个动作,我就连续拍摄。动作虽“嗲”,和她的年龄略不相称,但因置身花海,倒也显得自然。交谈几句,知道她来自广东惠州,一位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她说她的旅伴,还贪床睡懒觉呢。口吻叹惋。“贪床”二字,真好,广东方言吧?(照片5)

    我也进入花丛,蹲于花间,手持她的相机,摆个pose ,请她拍摄,照片很美,我对她说,这也算是“造假”吧?此言引发两人的笑声。(照片6)

    一担菜的农民,自青石板小道走来。打听之下,确认了前面的村落,正是“上晓起”。我便大步向前。

    古道中间,留有一条凹痕,绵延不绝。开始并不十分在意。走着,忽然悟出其来历 – 大概是古代的独轮车碾出的车辙吧?这个悟彻,颇让我欣喜了一阵。

    古道漫漫,菜花灿灿,心情格外开阔起来。

    青山逶迤,山脊起伏,那远山的壮阔,与菜花的妩媚,彼此呼应,壮美与柔美之呼应!

    古道漫漫,菜花灿灿,心情格外开阔起来。

    吱嘎吱嘎,吱嘎吱嘎 – 独轮车,艰难而又执着地前行,代代相传。这千古绝唱,仿佛由远而近,变得清晰起来,动听起来。(照片7)

    上、下晓起,两个古村落,就这样,被一条千年古道串连起来,串连得有滋有味,串连得有声有色。

    村口渐近,路旁有一间茅屋小店。

    -- 真早,请坐,喝一碗稀饭,吃一个茶叶蛋吧。(店主招呼)

    -- 你比我更早哟。-- 真香!(我坐下,剥食一个茶叶蛋)

    -- 鸡都是放养的,鸡蛋新鲜,上晓起又是“中国茶文化村”,茶叶蛋自然比你们上海的要香啊。

    -- 你怎么知道我是上海来的?(略惊!)

    -- 我怎么不知道?来这里的客人,个个都说普通话,但是,味儿不一样。有京腔,有沪调,还有港味的。

    从店主口中知道,上晓起的游客,四季不绝,且多为“背包客”,有男女老少,操南腔北调,诗人、作家、画家,都有。

    店主健谈。(照片8)

    -- 我家就办起了农家乐,哪儿的人没见识过呀!

    我始用异样的眼光打量这位面目清癯的老者。

    -- 你参加旅行社出来旅游的吧?住在下晓起,对吗?

    -- 对啊。你怎么知道呢?

    -- 你想想,上晓起,不通公路,进出就靠这条古道。旅行社的大车子开不进来,于是,你们就住在了下晓起。住我们上晓起的,都是些零客,用旅行社的话来说,叫散客,用年轻人的话来说,叫背包客。

    -- 哦,那修一天公路不行吗?

    -- 先生差矣,下晓起的几百个村民,没有一个愿意翻新这条古道。一个诗人告诉我,他就是奔这条古道而来的。

    -- 哦,有道理。

    -- 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随便动,你想想,我小店门外的古道修成了公路,方便是方便了,但是,还有什么味道吗?

    -- 哦,……

    -- 历史上,我们上晓起村,出商人,上晓起村,出官人。现在反过来啦。……

    -- 现在的下晓起,成了一个商村,家家户户破门开店了!(我打断了他的话,补充道。)

    -- 对!你这位老先生说的对。

    一席交谈,内心腾起对这位老者一股莫名的敬意。

    从村里来了几个背包客,坐下,未及开口,店主就给端上了早餐,彼此熟悉,看来是回头客。我起身告辞。

    走出几步,果然见到一个简易竹子搭成的牌楼,上书写着“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几个大字!(照片9)

    再前行,闻潺潺流水,村口左侧清清溪水,哗哗流淌,右侧又是一亭!--“晓和亭”,两侧的亭柱上,可见一副对子:晓来处处闻啼鸟,暮归人人带茶香。(照片10)

    真有味,真工整!喜好咬文嚼字的我,驻足仰视,旁若无人,大声朗读,只觉满口余香。

    急忙取出相机,镜头所见,典型江南水乡也!

    比起下晓起来,这里多了一条穿村而过的溪流,流水潺潺,有了此伴音,这个千年古村落,多了一点江南水乡的梦幻。菜花绕村哟,又是一片粉墙黛瓦、街巷曲折、青石驿道、遮天古树、吱呀水车。-- 分明的世外桃源。(照片11)

    京郊的一个叫宋庄的村落,最近媒体的热点之一。据说在那儿买房租房的画家有数百之众,买房的画家正被起诉,“一场没有赢家的官司”(CCTV语)正在进行。因为前几年卖房的农家眼看着房价飙升,顿生反悔之心,借国家政策,和先前的买家打官司,要求返还已售房屋!

    画家们,何必“扎堆”哟!

    从CCTV画面看,宋庄,灰头土脑,没有风景,岂能与晓起相提并论?

    别说小住,清晨一游,也会感到顿洗风尘,心生宁静!

    我若是画家,一定来此租房(或是买房)! -- “作画东篱下,悠然见菜花”!(照片12)

    正思想,青石道旁,闪出一块牌子,上书:

    在现代公路修通之前,上晓起村的这条青石板路是古代安徽通往江西婺源县城的必经之路。青石板中的沟槽就是以前运茶叶等土特产的独轮车所磨损而留下的痕迹。独轮车发明与东汉时期。独轮车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发明创造。一千八百年来一直在我国南部山区使用。直到20世纪末才推出历史舞台。现在,让我们沿着青石板上的历史轨迹,去追寻先贤之伟绩,抒发思古之幽情,感叹古人之艰辛,赞叹今世之文明。

     除了这段文字,还配有一幅别致的古人推独轮车的木刻画。(照片13)

    -- 这位老先生,帮我们爷儿俩拍张照片,行吗?(身后有人说话。)

    -- 好噢。(两位放下行李,站立于牌前。我为他们按动快门)

    -- 俺来自蓬莱,在上晓起住了一周,今天回家。

    -- 你们找了个好地方哟!

    -- 是啊,我们家有一位搞摄影的亲戚。是他介绍的,他说,摄影,这里最好,散心,这里最好。于是,我们就来了。

    -- 哦,婺源,“头衔”真多,乡村最美、油菜花最美、茶文化第一村、旅游最好,散散心又是最好!

    老人的儿子,奔三之人也。书生模样,帅气而又内向。父亲谈锋正健,不是儿子催他,老人还要和我继续攀谈呢。

    父子捡起行李,和我告辞。

    正咀嚼“散心”二字,隐隐约约,听见了爷儿俩的对话:

--  哎,老爸,……都过去了。

-- 是啊。

-- 这里没有……,却是一个难得的清净地。清静能洗心。……

-- 你能说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俺这次……,没白来。

-- 人生……,就像眼前这菜花,转眼就谢,人应当惜春,惜时……

-- ……是百年哟。

-- 哎,天涯何处无……

    父子交谈,有涉隐私。三言两语,残缺不全,他们来此的目的,已端倪初现。

金灿灿的菜花!-- 居然能引起那位帅哥对人生的本质意义的思考!

    去年,上海的福寿园、滨海古园等公墓向公众发出“邀请”:来墓园踏青旅游、静思人生。其中一项内容竟然是“白领墓园减压踏青一日游”!(据说南京等地,此风正盛。)

    去墓地静思,为精神减压。固然有效,但不美。美的核心元素之一间接性,曲折性。

    见到油菜花,发出了“菜花,转眼就谢,人应当惜春,惜时……”的慨叹,比起到墓地去静思,那岂不更美?

    唉,比起我年轻时,现如今的社会,前进了一大步,可是,新问题也多多。-- 就业难、物价飞、竞争烈、压力大、假货多、治安差、人心险 ……

    名利、烦恼、得失、心压……,这些东西,在晓起,宛如清晨的流霭,阳光一照,流霭就变轻,变薄,变得无影无踪!

    抬腕看表,不觉一惊。-- 时间已过7时!

    7时半早餐,8时就要集结出发去婺源的严田。

    开始小跑。

    很快,赶上并超越了山东蓬莱的爷儿俩。(照片14)

附录之二:照片14幅

照片(1)

山林初醒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2)

巨樟夹道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3)

青白人家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4)

 菜花醒来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5)

远山苍茫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6)

摆个pose!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7)

车辙深深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8)

村口小店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9)

牌楼虽陋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10)

晓和亭外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11)

村口美景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12)

江氏祠堂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13)

历史轨迹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照片(14)

归途路堵!

  晓起,晓起!(4月11日亮灿灿的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