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贵归来(图文版)(8)(12月30日亮灿之晨哦!)

(2007-12-30 07:25:31)
标签:

贵州之旅(8)

杂谈

分类: 寻踪山水
三、黄果树大瀑布

 图一 儿时初闻黄果树,今来一头白发梳!

 
黔贵归来(图文版)(8)(12月30日亮灿之晨哦!)
    黄果树大瀑布离贵阳市一百五十公里,瀑布高七十四米,宽一百零一米。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游历了黄果树大瀑布,对大瀑布景观竭尽赞美之词。旅行家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对黄果树瀑布进行详尽记载的第一人。   

图二 黄果树的徐霞客塑像

黔贵归来(图文版)(8)(12月30日亮灿之晨哦!)
    ……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歉歉。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云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复,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下瞰,不免神悚。而担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 见(《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之一》)

    徐霞客,不仅是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而且是文学家!他的《游记》,文字精美,耐人寻味!

    上段文字传递了:

    1/ 他的激情 - 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歉歉。/白水之名不诬矣!

    2/ 他的博学 - 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3/ 他的观察 - 溪上石如莲叶下复,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

    4/ 他的文采 - 翻崖喷雪 / 白鹭群飞 /万练飞空 /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

    当然,上段也存在着他的局限和遗憾

    ---- 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以现在的观点察之,此言差矣! -- “从无此阔而大者”。

    据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

    诺日朗瀑布,高20余米、宽300余米!

    由此可见,后者的宽度是前者的四倍多!而就高度而言,前者又是后者的五倍多!

    徐霞客地下有知,当仰天自叹:诺日朗,你“养在深闺人未识"!

    当然,现在尚不能断言,诺日朗瀑布其宽度称雄国内!我们也许像徐霞客那样谨慎措词,来形容诺日朗瀑布:

    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者。

    试比照以下两图。

图三 远眺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黔贵归来(图文版)(8)(12月30日亮灿之晨哦!)
 

图五 远眺黄果树瀑布

黔贵归来(图文版)(8)(12月30日亮灿之晨哦!)
    今年10月,游览了九寨沟之后,曾生“九寨归来不看瀑”之叹。九寨之瀑,经得起这棵“树”的挑战吗?

    终于,鉴别出自比较,结论来自比较!

    黄果树和诺日朗,双双被选入《中国最精彩的十瀑》,然而,两者毕竟各有所长。能否作比喻如下:

    黄果树伟岸男子。横空出世、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诺日朗俏丽女子。气势磅礴、千姿百态、美绝人寰

图六 俯视黄果树

黔贵归来(图文版)(8)(12月30日亮灿之晨哦!) 

    人生自古谁无憾?没有大憾有小憾!

    一憾。此行之前一周,黄果树瀑布的“水帘洞”(即绕道瀑布后,从里往外观赏所得之景)因装修而关闭。因此,未能钻入瀑布的水帘后,去体验此天下奇观! 

    二憾。没有时间登高,去平视,乃至俯视黄果树!

    贵州归来,从网上获取一张“俯视”图(即图六)。

    图六,点亮双目。终于见到了徐霞客游记中涉及的“白水河”!

    朋友,你若是游过黄果树,看过诺日朗,则天下无瀑矣!

    人生自古谁无憾?

    诗仙李白把他的写瀑名篇也献错了对象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贵州归来,读过许多写黄果树的古诗今诗,哪一首诗能有李白的气势和文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