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柳岸之居士
柳岸之居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335
  • 关注人气:66,3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有文化 - 我这样玩转杭州之四(2/4)(12月4日朗晨)

(2007-12-04 06:59:05)
标签:

艺术赏析

旅游与文化2

   湖心亭也多楹联,其中最精彩的要算是:疑是玉人临镜坐,恍从银汉泛搓来!

 图三  疑是玉人临镜坐

玩有文化 <wbr>- <wbr>我这样玩转杭州之四(2/4)(12月4日朗晨) 
 
    对仗,何其工整!

    疑 → 恍 / 是 → 从 / 玉人 → 银汉 / 临 → 泛 / 镜 → 搓 / 坐 → 来。

下联之眼乃“搓”字。汉语相对英语而言,是一种意境语言。所谓意境语言,往往很少逻辑,寓意朦胧,难以言传,比如诗经中的“杨柳依依”,“依依”二字,乃典型意境遣词。上联中的一个“搓”字,原本动词,在此挪作名词,好一个动感名词!细浪层层,全在意念中;波光粼粼,却在想象里。

    当然,最是过目不忘的楹联,在苏堤尽头的岳庙里。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知识,旅游的助兴酒。

    在三潭印月,曾亲历如此一幕:一位农妇模样的年轻母亲,手持一张纸币,对着水中三座石塔,在和儿子对话。

    -- 你看,这一元钱上的图画是什么?

    -- (仔细比对之后)就是这里的三座小塔呀!

    对了!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的背面风景不就是被称为“三潭”的三个小石塔吗?如此“教子”!充满敬意,我朝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看了一眼。

文化和知识,指点“游”津!

    “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一位杭州远亲,曾经跟我说起这个“绕口令”。

    经验之谈。果然,雨湖之景,雪湖之趣,远胜晴湖也!

    遗憾的是,至今尚无缘“雪湖”!

    我想,所谓“雪湖”,应能领略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之趣;应能观赏到“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之景?

    名山胜水,乃文人墨客造就;

    美文佳句,为游山玩水添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