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也多楹联,其中最精彩的要算是:疑是玉人临镜坐,恍从银汉泛搓来!
图三
疑是玉人临镜坐
对仗,何其工整!
疑 → 恍 / 是 → 从 / 玉人 → 银汉 / 临
→ 泛 / 镜 → 搓 / 坐 → 来。
下联之眼乃“搓”字。汉语相对英语而言,是一种意境语言。所谓意境语言,往往很少逻辑,寓意朦胧,难以言传,比如诗经中的“杨柳依依”,“依依”二字,乃典型意境遣词。上联中的一个“搓”字,原本动词,在此挪作名词,好一个动感名词!细浪层层,全在意念中;波光粼粼,却在想象里。
当然,最是过目不忘的楹联,在苏堤尽头的岳庙里。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知识,旅游的助兴酒。
在三潭印月,曾亲历如此一幕:一位农妇模样的年轻母亲,手持一张纸币,对着水中三座石塔,在和儿子对话。
--
你看,这一元钱上的图画是什么?
-- (仔细比对之后)就是这里的三座小塔呀!
对了!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的背面风景不就是被称为“三潭”的三个小石塔吗?如此“教子”!充满敬意,我朝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看了一眼。
文化和知识,指点“游”津!
“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一位杭州远亲,曾经跟我说起这个“绕口令”。
经验之谈。果然,雨湖之景,雪湖之趣,远胜晴湖也!
遗憾的是,至今尚无缘“雪湖”!
我想,所谓“雪湖”,应能领略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之趣;应能观赏到“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之景?
名山胜水,乃文人墨客造就;
美文佳句,为游山玩水添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