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顷接一封约稿邮件。现公布,请诸位发表意见。我已答应按时交卷一份。
柳岸居士
2007年11月5日下午
老师:您好!
我是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的记者,很高兴认识您!目前周刊有一个栏目《声音》,该栏目针对英语教育领域内的新闻事件请相关领域的教师发表个人看法。
本次话题的新闻事件如下:
《法制晚报》11月4日报道,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简称《哈7》)中文版上市已经一周,热心哈迷在看完书后发现硬伤和不合理之处,集体开始在网上贴吧发帖,为中文版挑错。
讨论最热烈的是译文里两次出现“你太有才了”,如在《哈7》的311页,罗恩便首次称赞赫敏:“你太有才了。”而在第458页的倒数第4行,哈利再次对罗恩说:“你太有才了!”
不少哈迷认为,这句话翻成中国的现代流行语,能增加幽默色彩,但译者加入了太多自己的东西,过于中国化,使读者根本读不出原版的味道。
有人说,这种利用当下流行词汇的翻译不是很好,流行的势头过去了,再看这样的翻译就会觉得很扎眼,时效性太强。太流行的东西也很容易过时。等过几年,人们再看的时候,当他们都不熟悉“太有才了”这个词组以及语境的时候,他们还能体会出这句翻译所谓的精妙之处吗?
我们想请您简单说说您对该句翻译的看法,以及由此引伸出的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如何把握“中国化”问题。该文章不要求非常强的学术性,大约需要700个汉字。由于我报是每周五晚上印报,因此我们需要最迟于本周五(11月9日)中午前收到稿件。不知您是否有时间为我报写稿,敬请回复(邮件、电话、短信皆可),谢谢!
祝您工作顺利!
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