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最近,发送了五篇图文。
1/
九寨归来不看海
2/
九寨归来不看瀑
3/
九寨归来不看道
4/
九寨归来不看天
5/
九寨归来不看险
罗丹在《艺术论》中曾经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九寨归来,整理照片,条分缕析,成上述五篇图文,赛过重游。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既是重温,又是再发现。美哉,九寨沟!
下沟之后,见三类人 --
后悔不迭者(大呼“花钱买罪受”);不以为然者(淡然一笑,说“不过如此!”);心情悻然者(埋怨不息,称“老天不帮忙!”),等等。
一日之内,遍尝阴晴雨雪,且观看到了三季景色 -
冬天的鹅毛大雪,夏天的薄云浓雾,秋天的斑斓山色!
如此变化,如此经历,哪儿是“天不帮忙”?简直是天公作美也。
--
同样的旅程、同样的景致、同样的天气,为何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及审美效果?
旅游心情,一个重要的美学元素,一个可以研究的课题。
鲁迅先生曾经如此谈论自己的旅游感受:“跳出了讨厌透了的自己的家,扑进大自然的怀里去”。他还说旅行者在自然中得到了解放,求得了自由,而将一切的人在拘谨的世故中,秘藏的心底的罗曼蒂克的惰性,尽情发泄出来!
确实,旅游目的之一 -- 更换环境,放飞心情。
走出家门,扑入大自然怀抱,万忧千虑皆旁落,一草一木都新鲜。 --
回眸往事,一览众山小;前瞻今后,天宽志更远。
然而,君不见,旅途之中,心情郁闷者、心态失衡者、心灰意冷者、满腹牢骚者,应有尽有!
在家千日好,外出一时难。- 此古训同样适用于旅游。
调节好旅游心情,始终处在敏感的审美状态,似有以下前提:
1/
健康的体魄;尤其是参加旅行社的团队游,像是参加军训拉练,一天住一个宾馆,天黑进房,天亮出发,耳听小喇叭,眼看小彩旗,吃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逛景,一个“报到”接一个。--
下车拍照,上车睡觉。怎一个“累”字了得!
在外旅游,要能会、会睡、善于养精蓄锐,甚至能在车上呼呼入睡。
假如你的身体适应不了,还是退而求其次 –
选一地,住几日,自由行,潇洒游。风味别具,味道好极了。
对了,就是身体棒棒的,自由行和团队游,也应交叉进行哟。
2/
旅游,要有“吃苦”思想准备;
3/ 预算要充分 --
设支付旅行社1000元,则至少300元的计划外资金,以备名目繁多的“自费项目”及必要购物(即30%);
4/
出发前,应“备课”,了解你的旅游地;
5/
旅游地,有选择。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做好以上准备,就不会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图片之一:游客朋友,你的心情好吗?

图片之一:游客一家人,你们的心情好吗?--
看官,你能分辨四人关系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