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以下发表两封邮件,老居士感慨万端。你的子女若是读中学了,你打算陪读吗?我担心,以后读小学,也许也要陪读了!--
唉,中国的未来,有那么多陪读陪大的人,他们能干什么呢?
邮件之一(一位译友的来信)
先生,您好!
您的55条修改意见和斧正后的全稿皆已收到,谢谢。
8月31日女儿开学,读高二,我们陪读,这两天于是在忙租房搬家的事,迟复为歉,敬请老师见谅。
谢谢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斧正。
祝好!
弟子LS敬上
9-2晚21:57
邮件之二(居士给友人的信件)
XL,你好!
收到邮件一封,感慨系之。
其小女读高中,就需父母租房于校侧,陪读女儿。令我大惊。
今得其第二封邮件,方才得知,此非一门一户之举也。而是“普遍的心理和做法”!
8月10日–
15日,居士小住董岭山庄。同桌者,有两家,皆外公外婆带外甥(11岁,男)与此六人同桌,感慨不断哟!
一次,早餐,一男孩不吃,其外婆告诉我,他不会用筷子吃粥!于是,马上取来汤匙伺候;
有一日,面对一桌六菜一汤,另一男孩就是不吃,扒了两口饭,就要离席。我又大惊,因为上午刚刚去过瀑布,往返3个小时的山路!餐桌上人人皆狼吞虎咽呢。其外公告诉我,这六菜一汤,没有一个合他的胃口。于是,外婆离席,去厨房央求老板娘另炒一菜,老板娘恐不能胜任,于是,老外婆亲自掌勺!
又一次,再餐桌上,小男孩不知为啥发脾气,外公外婆气的脸色铁青,举桌不欢!
游山玩水途中,两对外公外婆不知跟我发了多少次牢骚!他们说,你看见的仅仅是一个“吃”字!
在家中,还有为他补习功课,还有上学和放学的接送,还有生病的麻烦,还有跟别的小孩打架的麻烦,等等。
四位老人,听说我正在为尚无外甥而忧,他们竟然齐声大笑,并说我“戆”(沪语:傻瓜)!
他们说:我们现在的苦已经一言难尽,将来还想图报?白日做梦,他们(指其外甥)对自己的父母也别想图报,不要说外公外婆了!
他们还对我说:,你真的要想开。你每天活的这么快或,身体又好,为啥一定要拖一个小外甥呢?--
你要,我们送给你!
一句笑话,惹得众人皆笑!我却有点笑不出来唷。
所附照片(另发)中的男孩,即同桌五日的“讨债鬼”(其外公外婆语)
-- 回家传达,夫人及女儿女婿皆答:顺其自然。--
我们一直是这个观点呀。
-- 哎,董岭之行的收获之一吧。
柳岸居士
2007年9月5日星期三午餐之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