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人生(7)(6月10日下午3时)

(2007-06-10 14:08:35)
 列位看官,本居士的治学三字经之一乃“借”。你是否发觉,我之“借”还是有点道理?同时,今成此文,感慨万端,今时非彼时哟。当年,文章之发表,弹无虚发,痛快淋漓,还有点“薄酬”,那时,文章是否能发表,唯文质是问,现如今,远没有如此简单!唯圈子中人,也许能知其一二。还有一个新词,叫“版面费”,也许你早有所闻。可惜,《新华词典》,尚无此词。
 

    “借鸡生蛋”,常发端于休闲时刻,消遣时光。

    1983年2月,一家三口“守”着一台12英尺的黑白电视过年,其乐融融。电视播送一条当地新闻(local news),内容是一位集邮者在邮展上获大奖。此集邮者以“帽子”为题,将邮票上古今中外的“戴帽”人物集于一处。其中有带护士帽的、有带矿工帽的、有带博士帽的、有戴军帽的,如此众多人物因邮票而“会聚一堂”,煞是好看。是夜,我思量:此君得奖,不在邮票,而在其构思!此种思维,在写英语短文时,不妨一“借”,我这样想。

    从未涉足英语语言短文写作的我,花费几日时间,闭门造“文”。我想:英语的否定不一定要用no / not呀,别的单词有时也可以用作否定。比如英语的连词before / unless;介词beyond / instead of;动词fail / differ;副词hardly / few / scarcely等等。因此,我以“英语中含否定意义的词”为线索,遍阅家藏英语书籍,采集精彩例句,遂成一文。投寄江西南昌的《英语辅导》(双月刊)(注:当时,此刊物在全国影响很大,最高发行量逾100万册)。是年,第3期的《英语辅导》刊登了该篇短文——本人“英语语言研究”之处女作(maiden works)。眼看用钢笔写的文稿变成了一个个铅字,心情之愉悦超过了现在出一套“丛书”((series of books)。

    由于我的署名字迹潦草,文章发表时,作者之姓名变了!而编辑部也错上添错,在“台州师专”前擅自添加了“广东”二字!

    这是20年之前的往事。回首当年,严冬刚过,国内英语水平非今日可比。整个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国内10多种英语期刊发表了许多视角独到,分析细腻,例句地道的英语语法和词汇方面的文章。至今读之,仍觉其味恬澹。《科技英语学习》1999年集结编辑了一套《科技英语学习》丛书,其中有两册是:《英语词汇热点透视》和《英语语法热点透视》,其中大部分是在80年代发表于《科技英语学习》上的短文精品。

    “英语中含否定意义的词”一文在《英语辅导》一炮打响,此后便进入黄金丰收期,自此以后的10年间,我在《英语辅导》、《英语学习》、《英语知识》、《大学英语》、《科技英语学习》、《大学英语园地》、《山东外语教学》、《福建外语》、《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英语自学》、《上海科技翻译》等10多家刊物发表了英语语言研究“豆腐块”达98篇之多。发表在各外国语学术期刊(如《现代外语》、《中国翻译》、《外语学刊》、《外国语》、《外语界》、《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等)上的“大块头”也有39文之众。“大文章”和“小文章”齐上,语言、翻译及教学等研究呼应,彼此辉映,相辅相成,教学因科研而精彩,科研因教学而生辉!

    借鸡生蛋,蛋又变鸡。教学与科研的天然结合,令我在浙东台州度过了无数快乐时光,构成了我台州师专10年教学生涯的华彩篇章。当时如此“高产”(productive),并非急功近利之心所能成。

    一不为“利”。当时,乃至现在,文人著书立说岂能“发财”(注:演艺界明星写“昙花一现”的“自述”不在此列)?稿酬之薄,薄如纸!我若夜晚“戴月”外出兼课(注:英语称之为moonlight,意思是to work at another job, often at night, in addition to one's full-time job / 从事第二职业;作为某人全职工作的额外工作去做另一份工作。最近Yahoo上有一新闻,其标题是:Police Student Moonlights as Prostitute。有的媒体居然将其译成了“警校学生月夜作妓女”),一夜所得可胜三篇小文!

    二不为“名”。职称晋升问题没能像现在这样正常展开。在偏僻的台州,几乎处在停顿状态。我于1989年(时年43岁)摘“助教”帽,晋级“讲师”(lecturer)。著文与职称晋级竟很少瓜葛。

    三不为“调动”。赵德远教授,洛阳《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主编,曾经“录用”过我9篇论文。多年之后,在长沙与会时,与我相逢,他跟我说,他“上当受骗”,原以为你是一退休老头!路式成教授,前任主编曾在大连跟我说,这些论文可以用作“敲门砖”,去敲名牌大学之门(指调动)。其时,我当时压根儿没有离开台州师专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