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将不再去为教师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而是给学生去建构更好的机会
以前看到过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Seymour
Papert说过:教学将不再是去为教师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而是给学生去建构更好的机会。当时没有很多的感触和感想。但前段在家闲暇时间里,翻阅《教育生态学》这本书,让我彻底的领悟了其中的真谛。
这是一部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的专著,主要从生态学的原理来解读当前的教育,由于我是一名通用技术老师,所以特别关注了微观环境的教育生态,如学校环境、教室环境、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的建设。书中的第五章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第六章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和第七章的教育行为生态关注到了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这一部分的内容让我收获很大,对我通用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指明了道路。
一、限制因子定律
一种生物或环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一种因子的影响,我的理解是和我们通用技术当中说到的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木桶最短的一根现象相似,在分析学生个体时,要找出是哪一种因素在限制着他的发展。比如在通用技术的学习中,要明确学生是哪个主要因素限制着他的发展。是不够重视,还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够精彩,还是该知识点难度值太大等等问题,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让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
二、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1911年,谢尔福德提出了“耐度定律”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于一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灭绝,只要对其中的一因子使其超过它的耐度,就可达到上述的结果。在课堂这个教育生态系统中,课程作业布置的数量和难度必须在学生所学知识点能承受的范围内,否则即使发展了,还是要退下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是符合耐度定律的。这点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上就体现的更加的淋漓竟至。如控制系统设计这个知识点的落实时,要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载体或是学生可以查阅得到资料的载体,而不能太难,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重点会因为载体太难而难以落实。丛中感悟到: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够很好的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教育的最适度法则。
其实在学校这个教育生态系统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使其达到最优化,也要遵循其最适度的原则,才会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如1、运用经济杠杆和奖罚制度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建立教师奖励工资制,以此激发他们的自主性,使其发挥最大的耐度。对奖励工资的考核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质高酬”。让更多的人看到“有付出就有回报”,让“少得者”从自身寻找不足,挖掘自身的最适度的耐度。
2. 创造条件,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校可以向教师提出挑战性的任务,比如:解决教育教学上的难点,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可以让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多样化的工作,满足其智力上的多方面需要;还应该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管理,给他们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三、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生态学上称为局部生效境应),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花盆是一个半自然,半人工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具有局限性,还要人为的为之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花盆内的个体、群体一旦离开此小生态环境就会失去生存能力。这个规律指出受教育者的环境,父母对孩子娇惯,溺爱,就会使孩子产生生长过程中的花盆效应;同样的,封闭的,半封闭的教育系统或群体,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也会使学生产生局部环境效应。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现实,教师的教学要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机会。通用技术的课程就是要体现技术的基础性和通用性,所以无论在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在教学案例的选择都遵循这个原则。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打破了局部环境效应。这一原理在教育学上是一直存在,但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分析,就提高了高度,让我找到了突破教学瓶颈的方法。
在学校这个教育生态系统要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从而促进整个队伍的发展,也要打破花盆效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并制定科学的师资培训、培养制度,加快教师成长的速度。
四、教育节律
与此相对应的生物概念是生物节律或生物钟,也就是说无论那门学科的教育要按学科内在规律进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规律。
五、教育生态的边缘效应
一种是指人才的流动,学术交流,有利于知识的更新和创新。另一种是指现实存在的薄弱边缘,如薄弱学科、后进生。
六、一潭活水效应
在现代日益更新的年代,知识总是变化的很快,这时教师的知识要更新,跟上时代步伐。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国家也要进驻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开放健全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实现活水效应。
课堂是一个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元素如何做到平衡,什么样的状态算是平衡,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课堂中努力探究,始终朝向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勇敢实践:Seymour
Papert说过的:“教学不再是去为教师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而是给学生去建构更好的机会”。http://www.wcedu.org:81/blog/user1/wz-nan/archives/2008/3485.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