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听课手记
(2014-03-13 22:10:1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研 |
同课异构重在“异”
——《陋室铭》听课手记
文|郭素青
今天向山里更深处进发。依旧两节课,同课异构,《陋室铭》。
跟昨天相似,两位老师的构课也是惊人的相似。只是一个用到多媒体,一个没有。
最令人欣慰的是参与评课的老师们的发言,非常精彩。他们各有任务,从不同角度进行观课评课。观察之细致,评课之准当,态度之诚恳,责任之强烈,再加发言人之年轻,让人真切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奋发向上、严谨科学的精神风貌。
只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两位老师的课,“同”的东西太多了,“异”的地方太少了。“同”是知识的“同”,“材料”的“同”,这个没错,课文就像一袋子白面,就在那里,你再怎么设计,也离不开“白面”的范畴;但是有了“白面”不一定只能蒸馒头,你还可以压面条,烙烙饼,打烧饼,炸油条,做面包,有时候换换形式,学生的胃口就会好的多啊。“吊胃口”用在教学上,也就是“激兴趣”。如果孩子们有了兴趣,教就会轻松,学就会愉快,何乐而不为呢?
吃饭时,一位老师的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如果你成不了“第一”,你就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唯一”。“唯一”就是个性,没有教师的个性,就没有课堂的个性;没有课堂的个性,就没有学生的个性;没有学生的个性,就没有人才的个性;没有人才的个性,教育就会注定是一种平庸;教育的平庸会早就一批平庸的学生,会让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缺少应有的创新精神、创造精神。
不要小看了“异”,“异”其实就是创新。
2014年3月13日星期四于XJ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