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梦一乾坤
标签:
原创修行心灵 |
分类: 青梅煮酒 |
白衣书生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与现实的磕碰,甚或在现实的世界里四处碰壁不得解脱。
我有这样的认识,抑或自我的审定,已经很久了。我对这样的活着的体验,也已经很久了。至于久到什么程度,恐怕要从童年记事时起。我总有很多希望与梦想,美好的、阳光的、灿烂的、快乐的、幸福的、美满的、热情的、纯洁的、祥和的、自由的、轻松的、健康的、正义的、恒久的、丰富的、多彩的、和谐的、圆融的、催化的、激动的、协作的、团队的、英雄的、细碎的或宏大的,从未停息过。这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本能,自我萌发,葱茂生长,从有生以来,或到生命的终点,似乎从不会改变,也不肯改变。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苦难,一种心怀美好而不得的苦难,无尽的苦难。可无论如何,我都身在其中,不得解脱,无从逃避,即便何其煎熬,何其艰难,都不曾真正地熄灭过。我的心,就是这一切的永不停歇的发动机。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一切于我,既是一场虚幻的奋进,又无时不在与着一整个社会作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兴许更多都是采取沉默的方式。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邂逅于文字,并且钟情于它。那么我的沉默,并不代表着不去作为或无所作为,而是激昂的语言在现实的境地里被慢慢地淹没与沉淀后,继而便以文字。我的文字,少有激昂,因为我深刻地认识到,“不是谁声音大就可以统治世界,要不然驴早就统一世界了”。文字最伟大的地方,不是去幻化出无尽的美妙之景,而在于浸润人心。故而我的文字路,语言之路,似乎从未脱离过,“浸润人心”这一说。虽然我并非时时都要去这样子讲,搬出一大套的什么理论或构想来唬弄人,而在于默默与粒粒。生活的颗粒,社会的颗粒,人生的颗粒,人心的颗粒,生命的颗粒,堆砌而出这个世界,这个庞大而杂乱的世界。那么,像水滴就好了,将各种美好的愿景与寄予都像水或水滴一般,随时播撒,随处浸润,或并不以人为知,却也于不动声色之间,完成着度己与度人。何其要去敲锣打鼓徒自喧嚣呢?又不是图热闹耍猴戏。
我不过是这数十亿人中的一粒,万万亿生命个体中的一粒,活着便是我所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外在表现形式。甚至为了这活着,以及更好地活着,我免不了得去奔波于劳累于供养这活着的生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兴许这能道出我的一些衷心。不少时候,不得不去面对现实归现实、理想归理想相互斗争难以共处的尴尬境地,那么现实就归现实,理想就归理想,各行其道,互不侵犯,岂不就好了?我这么想,也去这么做,一切都在默默中行进,何必非要去引起别人的注意。“佛度有缘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光光一个“缘”字,就诠释了一切。要不然你天天去办讲座,又有何用?
不得不说,理想主义者最大的苦闷就是什么都得自己去讲去写,即便再清楚再明白再生动别人也未必懂,因为一种境界、一种氤氲并不是靠语言或是文字就可以把别人给轻易带入的,甚至还希望能有好多人。就像不同的介质,你即便去做成同一样式的东西,品质自然是不一样的。木刀、石刀、铜刀、铁刀、钢刀,能一样吗?那么还得讲磁场,彼此在不在同一磁场下,有没有触动、共鸣与磁反应,或者恰好的机缘与契机,便是关键。即便同一个梦想,能不能走到一起,也说不定。或许正如《一个人的朝圣》中所讲述的那样,一群人,为了同一件事,走同一个方向,由于各自所想不同,取舍不同,对价值和目标的认定不同,到头来除了真正要实施它的人外,其余的即便人再多声势再大,也莫于一场泡沫般的闹剧。
闹剧这东西,在这个世界上似乎从来都不缺,甚至四面八方层出不穷,令人烦恼。可世界就是如此,现实就是如此,人性就是如何,你能耐之何?那么人为制造而出的虚假、低劣与罪恶,难道还少吗?你看那历史上诸多喜欢振臂高呼的先驱,又有几个是有好果子吃的?那么你连自身都不能保全,又如何去播撒光明与布道呢?当然,若置身于一场宏大的变革中,巨浪汹涌而来,谁又能之外?那么就得看你的智慧、眼光与选择的了。我不以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就一定要与世无争或脱身世外。至于把握怎样的自己或自己怎样的状态,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去尽可能地选择更利于自我修行的方式。
理想主义者,可以是修行者,也可以不是,但我更赞同趋于修行一说。修行,也未必就要去出家、隐居或以某种外在的形式而呈现,未必非要去给自己披上一件什么外在的袍子或染上什么颜色、画上什么符号。以心修行,在内心里修行,就其实质,是不拘于外在的,也不受外在所限。内心的世界何其大,何其广阔与丰富,这不是谁都可以洞悉到的。心作用于人的言行,作用于外界的变化与变迁,甚至功败垂成。可见这平常不太让人引起重视的心,到底会有多强大了吧?一切从心出发,以心念为驱动,而层层向外传递渲染,经意或不经意间就可以完成。要不然,就不会有那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话了!
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经历了什么或者还要经历些什么,得到了些什么或者还没得到些什么,其实都不重要了。也就是说,像我这样的人,活着的本身,在内心里就是一场完全自觉的默默地修行。这不是为了迎合谁、讨好谁,或者能够捞取到些什么好处,满足些什么样的欲望,或者跟这些东西根本无关。心就是心,没有东西可以替代,也没有东西可以诠释,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驱使与囚禁。或许外界的事物及其变化,难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内心,哪怕你再淡定、再沉稳,但这也是一场修行,如何进一步完善自己、汲取营养之外,更是一场不息的斗争。
这斗争,从根本上说,就是除魔与降魔的过程。你如何去抵御生活的这场洪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虽经抗争但最终还是以屈从而告终,我见过非常多的这类的实例。人从最初的梦想、勃发、燃烧、战斗,到最终的战败或不战而败,这不光是因为骨子里的懦弱,还有脆弱与缺乏坚韧,你扛不过一波波的来袭,让你从一开始的信心百倍斗志昂扬,胆怯害怕之心猛然凸现或不断积累,从而导致瞬间或最终崩塌,这才是根本。所以我从不去在意那些虚荣与炫耀者,何其浅薄,有意思吗?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能够认清自己就已经足够,何须多言或去精心地装扮呢?我在你不来,你来我不在,哪有那么多的刚刚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