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熟识的人聊往事

(2018-02-06 12:04:49)
标签:

原创

分类: 行云流水
和熟识的人聊往事
   
白衣书生

  这日倒是怪,居然和两拨极为熟识的人聊起曾经的那些年。关于上学,关于朋友,关于河坝,关于路段,再关于一处曾经热闹非凡过的镇子。
  那都是些往昔的记忆,有的地方尚需有人提醒方才想起,恍然大悟一般。不过,终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眨巴眨巴眼睛,还是回到现在。当然,也有关于爱情的,或者是爱情的萌芽与轻掠而过,无论问还是答都嘻皮笑脸,一脸曾经无辜地活过的模样。
  有些旧话,也关乎着别人或是某人重大的挫折,那么就还是点到为止,不去深究,也不去渲染。按照通行的说法,叫做“哪里说了哪里丢”,方才无愧于成熟与睿智。要是做个大喇叭,还不知道要惹多少事呢!
  平常的人里很少有人这么想的,婆婆妈妈都是家常,没有几个人会去用脑子想是不是干扰到了别人的隐私,只图自己落个痛快。好在我终究不喜那般,但凡人说便禁不住要去讲,言多必失口舌惹是非的警句。无论别人听不听得懂,但大多都会就此噤声,免得无趣。
  我就在这样的无趣中,流俗的市井里,显然孤僻地生活。耳根子清静了,也不会闲得发慌。我的发慌,有可能是看完一部电影,或者看完一套小说,说不定就会心里顿里陷入空洞,久久地回不过神来。于是便期待着下一回,不知要何年何月才又能够遇见,那么触动人心弦的书,那么教人感叹不已的故事。想着想着,心里就又渐自恢复起了平静,就又感到生活的喧嚣与凌乱显然与己无关,完全可以去做一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足够冷漠的看客。
  恐怕人都是相互的,你做别人的看客,别人也做你的看客,话说物以类聚鸟以群飞,聚散有缘生死由命,谁又较得了真?我还记得曾经的一张好朋友送的卡片上,印着的一句话——“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想想也满是禅机,据说是《菜根坛》里的说法。
  我对《菜根坛》最早的接触,是在一处书摊上,大本的漫画。翻上几页,就感觉蛮受用,于是便记住了那书名。那书摊,是一间平房的小书店延伸到了街面,紧紧依傍了人来人往的行道,这样才更能让人引起注意,随手摸起一本也不显得刻意与费力。那家书店就在曾经的临园宾馆的大门外面,现在那里已经被开发成了富临大都会的时尚楼盘,至于那家书店所在的一长排紧邻街面的平房,也早就被拆掉了,建成了其它东西。由于时日太久,我实在想不起是在哪年。
  不过,这也并不重要,至少它对我的人生与生活,没有带来什么重大的转折,或者影响深远的触动。它存没存在过,都只是我曾经偶然路过的一隅,漫不经心地说过了就过了,不觉得这世界多了点什么,也不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或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平常,平常才是万事万物的本色,除非它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你的生命。
  我还记得曾经的班主任,在一次同学会上受邀而来,一见我就喜笑颜开地哇哇直嚷,哦哟,你当作家了,快坐过来快坐过来,我便彬彬有礼地招呼,再顺去他的身边落座。殊不知他若知道我的文字中是怎样提到他的,会不会再是这般地高兴,譬如“古板”,譬如“由此厌学”,想想也是有趣!或许他终究不会读到那页那处,也或者他根本手里就没有我的那本书,一切都是我想多了,那么世界也就原本地太平。过了,说了,四下里相安无事。
  我也曾对一些同学或是朋友放不下,为了表达这心境,便也打过电话专意地说明,如同表白心迹。可毕竟随众的人多,毕竟谁的人际关系都盘根错节,也各有各的想法,于是我就淡然了。我已经做过了自己认为该去做的,已经尽了自己的本份,那么就看别人的了,要不然那活得多累。我不肯那么累,便自是再也不去管。
  好在这个世界里终会有朋友,终有那种不去胡说八道或站你队的人。所以我总是以为,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人心呢?只不过,不需要去刻章地检验罢了。遇上事,再看,再说,便也是顺应了自然,怎么样都会有眉目。即便再好的朋友,受了别人的蛊惑,内心产生动摇与怀疑,自此分道扬镳,也不足惜。因为要离散的人,不在这个路口,也难免会在下个路口,勉强只能维持一时,却并不能长久。
  我喜欢长久的朋友,目光放得远一点,自然就不会去计较一些琐碎。即便遇了个什么事,他也会首先去替你着想,想尽办法也要帮你去澄清,全力地维护你,甚至捍卫彼此之间的这份情谊,不可失去。那么这般情谊,便完全谈得上莫逆之交了,也就是我曾经说的“过命的兄弟”,显然地弥足珍贵。只不过,放眼茫茫人海,可遇而不可求而已。
  遇了熟识的人,谈些过去的往事。虽然不一定都记得确切,却也教人生起一份共同的回味。至于其中有些什么样的桠桠杈杈,敏感与忌讳,大可一笑了之。谁也不会放在心上,谁也不会去无端地生起什么是非,这世界便依然一片太平,说不定下回遇了,还可以大大方方地叙。


和熟识的人聊往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致清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