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

标签:
原创 |
分类: 行云流水 |
白衣书生
Y的理发店改头换面了,有一天我路过时专门过去瞅了一眼,理发师是个年近中年的男人,打下手的姑娘也不认识。我在玻璃门外瞅了一眼,想这店恐怕早就换了主人,便转身走掉。
我约莫有五六年没去过Y的店了,她兴许早已经结婚生子,过起了相夫教子照顾家务的日子。有一次我听说,和她结婚的似乎并不是当初我所认识的那个动不动就借了公司的越野车来开的青年。Y之所以能够给我留下不浅的印象,主要是她的自立,以及她的爱笑。那些年我常去大门外的她那小店理发,次数多了大家就混熟了,就连在她那里学艺或是上班的表妹或是侄女们,都可以无伤大雅地开玩笑,谁也不会生气。
我搬离那条街后还去过一阵子她的店,许是因为距离的原因觉得到底不便捷,就在新的住处的巷子口上寻上一家,成了老主顾。我只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几年就过去了,但时而也会见到她的身影在我空间无声地飘过,于是就想顺道时过去看看,跟老朋友打下招呼,结果她不在。
她曾经说结婚可不可以请我,我说可以,但又问有没有当天能回城的车,她说没有。于是后来便没有见她请我,我也没有去问。青春里的女孩总是会很好地把握自己的黄金期,会在那最为美好的季节把自己嫁掉,从而开始长大以后有依靠有归宿的生活。我见过很多的都是这样,继而会在朋友们的视野里消失。有了家的女人,不少社交都会变淡。这让我不得不去怀疑,她们当初是不是就是为了冲着能有更多选择对象的机会,取得一勺然后就撤退的呢?没有人回答我,我也没有理由继续猜测下去。
我曾经的好朋友Z也是如此,莫名其妙就回了老家,然后结婚生子,再没见过面,就像忽然就把这曾经生活过好几年的城市一下子全给忘掉了似的。我原本以为跟她的友情会长青,大家嘻嘻哈哈地说玩笑话,甚至在她和我共同的朋友面前也会故意装成情侣让别人吃惊得老半天回不过神来,于是我俩就阴谋得逞似的得意地笑,甚至是笑坏了。她有一次责怪我不做菜给她吃,于是我在新搬的住处攒了三个月钱,好不容易买了餐桌、冰箱、电视和电视柜,还换了沙发,再联系她,可她依然嘻嘻哈哈地笑,却不见来,搞得人好纳闷。我想,一个成熟年纪的男人,总是不肯在自己欣赏或者要好的女子的面前去让人觉得寒碜的,可是要了面子却丢了时间。甚至有时我也在怀疑,跟她之间应该怎样去定位,只是还没想明白她就不见了。可见,我并不是一个懂得把握时机的人,于是无论怎么定位都不需要了。
有时候的不需要,是一种直觉上的别离。我也会跟别人不告而别,无论是朋友或者喜欢的女孩子。心知“道不同不相为谋”,撒撒手就离去,居然不觉得丝毫地遗憾。也有的,断断续续地联络过好几年,结果到头来发现别人的兴趣不在你这儿,有时甚至会在朋友聚会中跟别人打情骂俏把你搞得很难堪,那就更没继续联络下去的必要了。无论过去有过多少悲喜,有过多少彼此望得见的艰辛与不易,都在那一瞬间化为了乌有。或者这样的离去,更是一种对自尊的维护,也是对未来友情的延续抑或爱情的可能失去了信心,甚至达到了决绝。
有时候,我也会不失时机地当众追问某个朋友当初是不是喜欢某某,当别人不得不一本正经地说,确实没有时,内心里也会闪现一份欣喜。可是那有用么,事情都过去了好几年,那无论叫做某某或是某某某的女孩子,哪里还有什么影踪。或许别人早就幸福了,怎么还会记得你。
我也遇见过“老司机”的点拨,说要想成功可以动感情,但不可以一味地动感情,还得动脑子搞点策略,清楚地看见别人的需要,然后再去对症下药。可我不肯,即便不成功我也屑于去那么做。可事实上,一再执拗于真情实意的我却总是落败,老司机们依旧环肥燕瘦乐此不疲,可我既不去嫉妒也不去羡慕,只是在心底里替自己打抱不平。郁闷,就喝酒,下回就还那样。莫过于旧故事的翻版,只是有时候男女主角总有一方过早地退场,故事就成了半拉子。可半拉子也是故事,谁说又不是呢?
我甚至不止一次深为怀疑自己是活在故事里的人。那些深深浅浅明明暗暗的故事们,有时有我的身影,有时是别人的,甚至有时谁的都不是但谁都可以觉得像是自己。好吧,我服了,或许我只是一个无辜的故事迷吧。可我又不想去改变什么,譬如周易里打上一卦然后去动上哪一爻便会有上什么好的改变与转机,我顶多也只是笑笑,然后依然故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便总是不经意地滑过我的脑子,像是一种极为得体的安慰。我便在这种安慰里自我麻痹,放任自流,即便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好几个春秋。可它在我眼里,却总是鲜活的,待续的,而且种种可能的演绎,都时不时地在我的眼前或是脑海里浮现。甚至我相信,海是真可以枯,石是真可以烂,可是那显然云端之上的故事呢,会不会成为传说,或者永远地余味缭绕?
有时候我也在想,想那么多干什么,像别人那么讨得一份实在的生活不好么?尤其是那句“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在网上广为流传时,我几乎就动摇了。可是后来,我还是觉得别扭,觉得难爱,便也不去管它。这话再怎么看起来有道理,可它却并不适用于我,所以我就不去发表任何的评论,这至少可以让那些相伴的人圆满了面子。蓦地想起七八年前的一次,一个大抵在哈尔滨的大二女生在网上见到我对爱情的论断后,毅然宣布要立刻同居男友分手去寻找真正的爱情,可三天后她却气馁了,舍不下已经握在手里的那份实惠。她的男友是个小老板,经常在外跟人喝酒,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应酬,就总是很晚回家或者很晚都不回家,经常把她一个人晾在屋子里,虽是如此,可她也有她的想头,至少一份家用,一份零花的开销不用愁。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她的印象,或者淹没在茫茫的网海里了吧。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都是经不起冒险的,在一份既得的安稳与可能惊喜的冒险面前,不少人都宁肯选择前者。但我也不去作任何一种的鼓励或者怂恿,毕竟每个人都是过自己的日子,而无论哪一种选择都会在同时失去另外的兴许更多的选择的机会。想想谁都不容易,我又何苦去说三道四呢,况且我也不是那样的人。我更乐意于,将那种种的可能刨明了,然后让别人自己去选择,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别人权衡利弊后最终的决定。我觉得,对别人的尊重,对别人对自己生活抑或人生路的选择的尊重,是一份起码的修养。所以,曾经一个女孩子在电话里说,“我相信你说的爱情很伟大,可我怕自己没有那么勇敢去面对”,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经久不息地回荡,怎么嚼都不是滋味。
于是,我就给那些分不清是真实的还是臆想的,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或者谁都不是的故事,即便是半拉子故事,予以续写。或者给上一种结局,或者划上一个问号,包括那些不好定位的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纠扯。我的事就算完了,余下的就交给别人,无论爱憎或是喜悲。
我在故事里行走,一边穿越重重迷雾,一边撒着胡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