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苍茫人生的一次独白

(2017-01-18 11:16:04)
标签:

原创

时尚

文化

分类: 行云流水
面对苍茫人生的一次独白
  
白衣书生

  我说,“若是没有文字,我就什么都不是”。这话说过两年了,也算是感自肺腑。或许也只是对我自己而言,并无贬损别人的其他生活样式的意思。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如何评价自己这一生上,文字是个亮点,不然我也只是照常地生活,平淡无奇地,守着一份薪水,守着业已老去的父母,紧接着自己再老去,死掉。纵有千言万语的感慨,也终将伴随着我的老去与死掉而不为人知,像风一样地吹过这世界,什么都没有带走,什么也没有留下。于是,在这个都没有几个人读书的时代,写作仍然是我最大的坚守。它将带给我最大的好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即便我死掉,这世上都还可能流传着我的故事,任何一个闲人都还可能接触到我的文字,我的书,从而知道还有我这样的一个人存在过这世界,这是任何金钱所无法比拟的。至于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总感觉死后比活着更具有评判的价值与意义。似乎世人都不太喜欢活着的作家,因为活着就需要生活,生活总是五花八门,那么时时处处都有可能被一些出于各种动机的人去不怀好意,凭空地猜想,作一些伤害人的事。所以你见过哪个作家在他所活着的那个时代里,处境是好的?而唯有死掉后,那些不需要原因的敌意才会消失,才会有更多的注意停留到文字本身。这时候的品味,或许才会更真诚。
  我不太去在乎什么大与小的题材与口吻,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写,当然这合适,是指表达上的真诚,而不是指鹿为马故弄玄虚。我大抵也只有这样地真诚了,因为在尘烟滚滚的生活里,我也要费尽心思去做一些应付。能有多谦卑就多谦卑吧,只要不树敌。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都需要更多的读者,尤其在眼下这个都没几个人读书的时代里,那就更要慎之又慎了。虽然你的写与生活,跟别人没一毛钱的关系。
  前些年,我还乐于组织一些活动,趁了周末或某个特定的日子,叫唤上或多或少的一伙人,去一家茶楼里聊文学。可是过上一阵子后,我便发觉一个问题,不少人只是当作一次社交,一场热闹罢了。没有几个是真诚甚至虔诚的,无论对文字,对人,还是对这一活动的本身,以及那些繁琐的付出。说得不好听的话,你辛辛苦苦地把人组织起来,人数确定下来,茶楼订下来,饭馆订下来,价钱谈下来,要用的稿子准备起来,场地摆设起来,来一个就热情地迎着打招呼,到头来连个帮着掺下水的人都没有。好象这就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能来就是给了你莫大的面子,想想都寒心,没事找事,更何况还有一些是是非非,是根本不顾情谊的。所以我曾经的热情就是这样子一路冷却下来的,加之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写作毕竟都是自我的事,别人写不写,怎么写,跟你组不组织这么个活动并无关系。就像你曾那么深情地爱着一群人,到头来谁又不是招呼都不打就四散离飞?打招呼这样简单的事,基本的礼貌,不少人都是不会的,可想这个世界里的人已经有多么地自私与冷漠了吧。于是我就从那些纷杂里脱出身来,对感觉不到真诚的东西漠不关心,这样倒也自在,至少清静了许多,也省去了不少麻烦事。
  想想也是十年了,我的这文学路一口气已经走了十年。这十年来,我是不想去谈什么体会的,若是有真诚于文字的人就再说,兴许小坐一下饮饮茶品品酒倒也不错。若是性情不相投,或者别人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我倒是不去怎么遗憾的。或许我已习惯了穿过人林,只顾走自己的路,没有任何类同八卦的兴趣。可是生活里,人总是难以离开群居的样式的,不然就会很孤独。那么我就把它交给尤为亲近与信赖的朋友,或者偶尔一遇却也并不讨厌的聚会吧。就当是调节一下自己生活的气氛,沾染一些人间烟火的味道吧。
  这么些年来,我已不太热情于投稿与参赛,偶尔一篇便是小惊喜了,就像一粒晶莹的浪花蓦然跃及生活的浪涛之上。我的三本书:情感散文集《骑着骆驼去看你》曾一度实现网上网下的炒作,虽是青涩了些但也不乏噱头;《守望黎明》是我第一本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各地、高校等上百家图书馆收藏的作品;《彼岸时光》也是近百家,并且首次打入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想想也是开心。虽然已经涉足港澳,但尚不曾入藏国外的那些图书馆,可能还是需要译本吧,那么也就不去非要遗什么憾了。说不定以后有机会,毕竟来日方长呢!
  这么些年来,我跟高校文学社团的接触也日趋淡然了下来,毕竟那些青年里能够成为作家的是凤毛麟角,主要还是年轻人大多都是自我一代的独生子女,不太注重为人处事,加之每年都换届,人都认不过来,并且短短两三年就又天南海北地纷飞了,我甚至有些怕若是情谊结深了到头来难过。虽然也有个别相交甚厚的,或偶尔见一面,或偶尔问候上一声,都会情不自禁地生起莫名的温暖与慰藉。当然,和喜爱文学的大学生们偶然接触一下感觉还是蛮好的,感觉在他们那些青春燃烧的年月里也有过我的几丝身影,或者仅此而已。然而大多时候,几张曾经聚会的照片,便成了珍稀的纪念。
  原本计划今年再出版一本书,照旧是纯文学的散文集,可似乎准备还不够充分,挨到明年,就又是三年出一本的节奏了,仔细想想,或许那样也是蛮好的,何苦要去匆匆呢?发出去很久的征集辑语的英雄帖,也如石牛入海杳无音信。罢了,看来还是只有自己写了,或许自己写的才更契合题意,和想表达与渲染的那个意思。
  自然,我也会遇见很多写作乃或生活的教唆者,讲你应该怎么怎么去写,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去生活,我相信大多都是善意的,所以我总是报之一笑。当然,也不缺少那种若是你的坚持成功了,那么他的那份投入俗世的生活就会被映衬得灰暗,心里会很不好受的人。然而所庆幸的是,我尚不曾成功,那么就不会无端地得罪掉这样的一些人了。可是,我是自信的,对自我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样式的不扰于旁人的自信,埋下头来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觉得有所价值与意义的事。那么这样的成功才叫真正的成功,而不是谁去给你显然捧场式地称上几声作家或者知名的著名的作家那么应合着虚荣。我一直很警惕自己的虚荣会坏什么事,所以平常也不去说什么大话,真情实意地活着与写作,兴许就已经很好了。
  我记得《散文选刊》杂志曾经刊登过我一篇叫做《笔下的小世界》的短文,我的写作其实就是那意思,从一些小事件、小人物、小镜头的展开,来达到滴水见沧海窥一斑可见全豹的功效,而不去虚空地吹嘘如何如何爱国,如何如何地大义凛然,如何如何地高高在上,觉得那很没意思。吹再大的气泡它也是要破的,而唯有对生命的认知,对存在的感悟,以及对内心的交待,对艺术的浸淫,才是有力量和后继力的,不然说什么也是白搭。所以一篇文章的好坏,不是得个什么杯子,几多奖金,有多少人去吹捧,就能证明得了与评判得了的。即便当下没有几个人去读,去品味,也不是什么大事,我相信文字穿透时空的能力。如若哪天我死掉了都还有朋友喜欢我的文字,那么我这一生,文学的一生,便没有白白度过。
  一直以来,不少人对我写作情感的文字颇有议论,甚至还去无端地夸大我的生活,我都一笑了之。别人喜欢去议论未必不是好事,至少表示着眼点还是在你的文字上,你的生活上,你的故事上,甚至到处帮你传播知名度,这又有什么不好呢?真要说起来,感激都还来不及呢!以前有人跟我讲,一桌子文人墨客喝酒,喝着喝着就变成了两派,激烈地争执,主要就是针对我的爱情观。我一听就乐了,觉得很有意思,真是一群长不大的大孩子!
  我是主张纯粹爱情的人,并且敢爱敢恨,虽然大多时候并不去恨。像我这么一个天生就多愁善感的人,也有过一些在别人眼里算得上奇葩的想都不敢想的神秘际遇,那也不算个事,没有一点绯闻,没有一点非议,那才奇怪呢!甚至也有要好的朋友调侃我,叫我去制作一本册子出版,每页都是一个我文字中的女主角,照片、名字、信息和故事的简况,那会有多厚呢?也有人说,召开一个你的新书发布会,把你文字的故事中的女主角都叫来,会是什么境况呢?我便诡异地笑了说,那么这天必然就是我的忌日。大家就都哈哈大笑,殊不知我这样的不置可否,倒是给他们留下了莫大的猜测与想象的空间,或者不至于到此就嗄然而止。到底怎么回事,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或许那些“女主角”们一笑过后早就忘了吧!该恋爱的恋爱,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孩子的生孩子,只会在漫漫岁月里的某个极其偶然的天气,蓦然想起还曾有过我这么一个人,兴许都记不清长什么样子了吧!
  我这文学的十年,有过很多故事,可我却从不曾想一定要去弄清它的真假,记得我的人就记得,记不得自去不记得,这样蛮好的,谁也不会有负担,有顾虑,有那些不得意之后又想起你的好来的那种煎熬,那种烦。
  安好吧,世界!我谨以这文学的十年,敬献给您,权作我面对生命乃或苍茫人生的一次独白。



面对苍茫人生的一次独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