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伊甸园

(2013-05-15 10:18:17)
标签:

原创

休闲

分类: 行云流水

最后的伊甸园
     
白衣书生

 

  很久没有去过乡下了,城市生活已把我生活的能力渐自褪化。于是,无辜的菜蔬,总是会在冰箱与厨间黯然凋谢,枯萎直至腐烂。菜铲,摆在敞开的锅中,几乎成了一种深耐寂寞的象征,如同源自陈涩岁月的纪念。

  正当迷茫如水般四面涌来,我蓦然想见一个叫做“玉河”的小镇。虽然从未去过,但碧玉一般的河流的景像,顿时弥漫在我的周围,幻现出一种莫名的生机。那里,会是我所赖以依存的乐土么?好在并不远,虽然四县交界,却也只有50公里光景,坐车不到两小时。我简单地收拾起行装,在一个阳光灿烂而疲惫不堪的下午,便去了。

  22年前的老同学L,浑然一身农人的打扮。我刚跳下客车,他便在路坎下水泥院坝对面的板房门洞里露出身来。虽然仅隔七八米,却也不失久经岁月再次重逢地喜悦。“这里条件艰苦,距镇上2.5公里。”他微微一笑,便将我迎进那两室一厅而又杂乱不堪的屋子。乡间过强的紫外线,早已将他全身晒成了古铜色,稍一作笑,脸上便像树皮般开裂。“你休息一下吧!”他伸手拨开房中唯一的直通现代社会的器具——一台14英寸的平面液晶电视,转身便去了开阔的田里。我透过后窗,便不难见到,他在砌成不久的田间,一个人慢慢地蠕动,埋头拨弄着遥不相见的泥活。

  我不是客人,前来只为寻找曾经的或是新生的自我。于是,过上一会儿,便脱掉袜子,趿上拖鞋,踩着狭窄崎岖而干硬龟裂的泥脊前去与他汇合。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在穿了背心短裤田间小事劳作之余,从田埂上捡回一块巴掌大的砂石,将他铁皮柜里那把锈迹斑斑的菜刀给磨得锃亮,继而也一起熬起了米粥拌起了凉菜。后来,还一起开起停在公路对面别人坝子里的那辆曾经不胜辉煌的桑塔纳轿车,去镇上买了些食物及器皿回来。在某个夜晚关掉电视,一边迎听着房外噼里叭啦倾盆而下的暴雨,一边就着床边小桌上的鱼皮花生与油炸碗豆品饮二锅头。有时,也会在茫无涯际的夜黑中,听见原野蛙鸣如潮。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这是我久违的乡村么?那种碧玉一般河流的景像,宛如一种青葱茂盛的意境,渐自渗浸心头,竟像儿时母亲不知疲倦地抚摸着头及胸腹,然后心安理得地沉睡。

  我踩在齐大腿的水中,十趾紧紧抠住水田斜滑的堤基,以免摔进身后的深水。要么挥起镐锄,在田埂上使劲地掘出一个缺,一起设法去掏被早些天掩埋但已压坏的碗口粗的排水管;要么戴起厚实的棉线手套,探进脚下浑浊不清的水中挖出成团的软泥,一把把地糊进开裂的堤缝……

  田园的乡村,静谧而慵懒,如同混沌未开。似乎一切都可以做,一切都可以不做。既无时钟的催促,也无旁人的口舌。然而,我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游目四望,偶见三四身躯佝偻的农人,远远地撒在广阔的田间,俯身劳作,不相呼应。似乎一切与之有关,似乎又与之无关。人烟,稀拉如星,除却老幼不见其他。唯有那割倒在地的堆堆油菜杆,青绿生长的成片秧苗,还像征着现代人类尚未摒弃农耕。

  乡下人去城里,城里人来乡下。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梦,难道不是么?一谈到这事,我和L不免都乐了。他半年前在这儿租下了20余亩水田,用来建造一处大型泥鳅养殖基地。而且,他还谈妥了旁边一栋闲置十年之久的两层小楼,一年500块钱的租金,别人还欢喜不已。于是,我们便商量着把它打理妥当了,用作友人来乡下度假小住的庭院。

  或许,碧玉一般的河流的景像,正是小镇当初取名之喻意所在。然而当下,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不曾想,这不见年轻人的乡村,却终可成为我等不堪城市浮华者最后的伊甸园。

 

 

最后的伊甸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