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无菊

标签:
原创休闲 |
分类: 行云流水 |
十月金秋,让人想到赏菊。这么一想,便深为惊异,居然我已有好几年都没有见过它了。那些鲜艳而盛放的菊花,几乎被我全然忘却。于是就扪心自问,这几年没有去赏菊,没有去这城市中年年都会举办的菊展,那都做了些什么呢?掰着指头一算:去年,写过一篇《十月桂花香》;前年,写过一篇《十月寒秋》。除些之外,别无其它。
印象中,我最近一年赏菊,是去以三国蜀文化而著称的富乐山公园看菊展。人们把那些五颜六色、争奇斗妍的菊花,编扎在各式各样的筐架或展板上,呈现出孔雀开屏、猴子捞月一类的模样,生动形象,百态横生,教人赏心悦目,不由惊叹!那些花居然是活的,而且十几二十天都不会萎。可见,当今的花卉技艺,已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在过去,我极少写到过菊。是它们不够香艳,不够搔首弄姿吗?我想,应该不是。通过在记忆与所有意象中打捞,只有一种可能:出于它是对逝者的一种缅怀,也要算是人们平日里的一种莫名忌讳。其实,有时我也会经过某处花店或是园子,那里都应该有着菊花的身影,但终究没有太在意。想是一种遗忘,更是一种忽略。
或者,我正如很多现代人一样,总是行色匆匆,就连偶尔外出旅游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缺乏静心品鉴生活中那些微而自然的美。或者,于百般浮躁之外,能对菊花等诸多花卉如数家珍且精心糊弄的,除了花匠、画家、摄影师,便是怡养天年的老人。一份悠然自得的情怀,宁静致远的境界,总是与如我般庸碌者无缘。或是,象征爱情而娇艳欲滴的玫瑰、郁金香与康乃馨太受人们的追捧,从而令菊花一类质朴与清秀的花儿们,庭院深深,门可罗雀。
于是,我开始愧疚不安了,开始打算觅时赏菊了。其实,除了观花,更重要的是对其背后品性的鉴赏,及其意象的拓掘。如若赏菊,我以为应当邀上三五雅友,一边赏一边拍,一边絮叨一边小酌,方不枉此行此景。于闹市喧嚣之外,觅一方清静,念天地之悠悠,感沧然而泣下。优哉游哉,自得其乐。
然而,我又该去哪里赏菊呢?公园里的菊展,虽然繁美多姿,但终究人工拼编且人声鼎沸,并无自然恬静之美。那些温室与苗圃里成批长就的花们,没有尽享阳光雨露的沐浴,没有饱经风霜雨雪的洗炼。虽然也是花,幸许更娇艳更妩媚,却唯独缺少一股深受土壤滋润的灵气。那么,我又有何必要去为它们而欢呼而陶醉呢?
我更期望,背起行囊,途经某个野外的山坡,意外地发现一朵或是几株,一簇或是成片,菊花烂漫的景象。幸许,我会挽起衣袖,采一堆野果,刨几块地瓜,喜不自胜,席地而坐,开怀畅饮。末了,连泥带土地掘上几株,小心翼翼地捧回去,栽在小院墙角的地上,或是楼房的花台里,呼朋唤友,且咏且歌。
然而眼前的十月,我却只是看见,一个无菊的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