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报》:“业余影视人”着力打造本土爱情悲喜剧

(2011-08-16 22:29:10)
标签:

纸刊

报道

绵阳

民间

爱情

电影

老常

娱乐

分类: 关于《老常》

《读者报》:“业余影视人”着力打造本土爱情悲喜剧

(《读者报》2011年8月15日报道)

 

 

“业余影视人”着力打造本土爱情悲喜剧

——《老常》更名《“常”有艳遇》“常女郎”紧锣密鼓齐热身 

 

  继《电影〈老常〉到底想要说什么》报道之后,《老常》剧组忽然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这群来自“浪漫骑士文学联盟”QQ群,热情洋溢、为梦想而奔走的业余影视人,到底葫芦里在卖些什么药呢?不觉间令人颇为好奇。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该剧组负责人、导演“相信这感觉”,经过他的一番介绍,不觉茅塞顿开。

  原来,为了着力打造这部反映本土特色的爱情悲喜剧电影,《老常》剧组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战略布局大调整,暂时淡化舆论宣传,着力加强自身锻造,从多角度调整和推进电影筹拍进度,进一步增强剧组整体实力。

  《老常》更名为《“常”有艳遇》

  2011年7月10日,该剧组为了进一步增强后期宣传效应,突显电影主题特色,在涪江下游“满江红”船餐厅召开工作例会,经集体讨论并表决,将电影《老常》正式更名为《“常”有艳遇》,并将演员招募及日常管理工作,划归以作家白衣书生为首的监制组负责,以更充分地挖掘人才资源和扩大潜在影响。

  随后,该剧组又与绵阳本土民间电影《超人不会飞》剧组在江畔茶岸召开交流会,就剧本修缮、媒体支撑、场景拍摄、演员招募、赞助招商等诸多问题交换了意见,还即兴表演了七组“路遇的一见钟情”现场秀进行切磋。多家报刊记者或媒体人,应邀参加了现场观摩。为《“常”有艳遇》剧组下步工作思路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7月24日,该剧组在某学校多媒体教室再次召开工作会,为确保电影基调不变味,坚持使用原班人马,以及迫于赞助招商的窘境,决定将最初的“公开立项发行”意向调整定位为“民间低成本制作”,为电影的尽快上马摄制,减轻了压力,提供了便利。虽是如此,该剧组却并没有气馁,而是以尤为炽烈的燃烧,积极推进各项主体工作。为此,少女作家无双已经连续两个月投身于剧本创作与修缮,通宵达旦,不辞劳苦。至今为止,该剧组工作人员已达20人,女主角“常女郎”参选演员达18人。

  “常女郎”来自不同行业

  工作思路调整后,该剧组在“浪漫骑士文学联盟”QQ群的基础上,由编剧无双创建起了“电影《‘常’有艳遇》剧组”QQ群,供剧组充实工作人员,一边加大演员招募,一边马不停蹄地展开排练,以提高参选演员的角色适应与表演技能。目前,已有9名来自不同行业、青春靓丽的80后、90后“常女郎”,积极投身到了排练中。其他参选“常女郎”也一致表示,正在努力调剂学习与工作时间,力争尽快参加排练。其中,年龄最小的才16岁,同时不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留法博士生、大学教师、医务人员、公司职员与在校学生的身影。

  每次排练前,均由导演“相信这感觉”事先在QQ群发布通知进行安排,剧务清荃联系场地,总监制白衣书生联系演员,编剧无双发送剧本。人员到场后,首先在导演的主导下,由各工作组负责人通报总结近期工作进度情况,随后组织表演以参选演员为主体的“双簧”、“学说”、商品广告等精短娱趣节目,释放身心,活跃气氛,为排练的顺利开展作好前奏。整个排练活动,均全程摄取影像资料,供剧组成员研析和原始资料留存。为确保排练实效,该剧组还推行严肃的考勤制度,凡迟到者均须在下次聚餐中多交AA费用,以示惩罚。至今,该剧组已清退了3名参选演员。

  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

  排练时,所有到场的参选演员,均须提前记牢台词,揣摩角色,并现场逐一参加相同剧情的演练,为剧组遴选演员和角色分配提供了有力参考。为强化演员培训,提高演艺素养,剧组将《演员的自我修养》列为全体参选演员的必修课,还将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开机前培训。目前,该剧组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已连续开展了三次质量较高的集中排练活动,对剧本中两位女主角的相关剧情进行了试戏,为电影最终实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排练中,参选演员们兴致勃发,活跃有加,整个排练室时常笑声掌声不断,迸射出无以阻挡的青春活力,充分展现了《‘常’有艳遇》剧组团队朝气蓬勃、紧追时代的飒爽英姿!

  不得不说,该剧组的这次战略布局大调整,不但实现了从“业余文学人”到“业余影视人”的迅捷转身,强化了“以影视专业人员的敬业精神而自居”的意识,还为电影《‘常’有艳遇》的筹拍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于“浪漫骑士文学联盟”QQ群的这次影视化创作尝试,不失为以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姿态,对当今文学界、影视界的“高成本”怪圈,进行的一次强有力的突围。(张小刚  本报记者秦永玲)

 

 

《读者报》:“业余影视人”着力打造本土爱情悲喜剧

(电影《“常”有艳遇》排练掠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