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80后群落的文学的声音
标签:
原创文学沙龙纪实文化 |
分类: 行云流水 |
(80后诗人烟水寒正在解析海子诗歌)
(此文于2010年9月8日被中国作家网刊载)
(此文于2010年9月14日被法制网四川在线刊载)
(图/原创
2010年9月5日,周日。蜀中的绵阳的傍晚秋雨绵绵,淅淅沥沥,下下停停,带给人某种诗意,若即若离,阴凉的天空中,漫溢着一个不无飘浮而又看不见的灵魂,一直欲言又止地想要向我倾诉它的心事。
我和剑硕坐在车里,在漫天的朦胧的雨烟中,沿着潮湿而宽阔的绵江大道,向着位于郊区的西南科技大学驶去。他蓄着一头略微向内弯曲的短发,戴着一副窄边的介于椭圆与长方形之间的眼镜,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前方,一边娴熟练地开着车,一边和我轻松地聊着天。我们这是赶去参加烟水寒在新校区瀛台书店组织的水墨书轩文学沙龙。
烟水寒,是一位80后女大学生,也是我诸多学生中的三师姐。一直以来,她对文学的倾情投入,时常让我回想起自己过去那两年分不清白天与黑夜、文学与生活的时光。她早就告诉我,说她在校园里组织了一个文学沙龙,时常都在开展文学交流活动。我听了很欣慰,虽然此前还未曾有空前去观摩过。
她是一个以诗歌创作见长而又心怀理想的女子。她所创作的诗歌充斥着生命的灵动,犹如一个孤苦的灵魂,在茫茫苍穹下凄婉地唱着歌。我所有的触角都告诉我,她是一个诗人,一个行走在人生荒芜大地上的真正的诗人。我甚至能清楚地感知,她置身于漫天诗句中的那种大寂寞。故而在后来的沙龙上,我才会当众说,她是我二十一个学生中诗歌创作的领军人物,这话一点都没错。
今天,我这个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就是和着一个同样钟情于文学的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理事,一道去参加由这样一个诗人所举办的文学主题活动的。按我的意思,这次就是专门带着一双耳朵和一对眼睛去的,主要是听,是观摩。我得好好感受一下当代大学生们的校园文学氛围,在当今这个价值崩溃的时代会是个什么状态。
(白衣书生(右二)和剑硕(右一)在文学沙龙现场)
远在吉林的80后女作家杨蓥莹,是个正在巴黎留学的文学博士生。她得知我昨天才和一群文友在市区的临园大厦里开了普洱茶会,今天又去参加文学沙龙,便不由得笑道:你把文学当作事业了呀!我说是,文学拯救了我的人生,而我却还不知道如何去拯救它,故而时常心怀一股浅淡的苦恼。我得用自己这双赤足去寻找我眼中的文学的出路。关注青年和少年文学群落的发展,或许能够为我解决类似的困扰提供帮助。何况,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也是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啊!
事前,我知道今天去参加沙龙的,还有我学生中的三师兄刘人仁和十二师姐淡雅如水。刘人仁是重庆人,也是西南科技大学的学生,他在我做顾问的携手青年作家协会的网站担任副主编,为人谦逊质朴。就连在昨天的普洱茶会上,他都还在虚心地向全国多家大型门户网站业余网评员梓州情苑请教。故而在沙龙结束时,大家站在书店门外说话,一个女孩说他老实,他就淳朴地笑着,我就意味深长地开玩笑说,老实是好事,现在还哪里去找这种老实的男人啊!现场的三两个女孩听了,就都忍不住哧哧地笑。
昨天的茶会,是“浪漫骑士文学联盟”群的成员——开茶叶公司的时间恋人做的东。一同去的除了梓州情苑、刘人仁和雅如水外,还有我另外两个80后学生:来自公安机关的市作协会员——五师姐翀,和来自教育部门的一百师姐雨露晨曦。
(普洱茶会。左起:时间恋人,淡雅如水,翀,雨露晨曦,刘人仁,梓州情苑,白衣书生)
梓州情苑参加过“浪漫骑士文学联盟”群的文学讲座,长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既是一位省作协会员,也是我的文学好友。他的时事评论文章时常见诸报端,其运笔的力道与火候的拿捏,娴熟自如,恰到好处,让我常去认真咀嚼与品味。
淡雅如水是和我在网上认识的朋友。自她进入“浪漫骑士文学联盟”QQ群后,就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觉得来到了一片新天地。她是两年前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的,现为某公司职员。按她的说法,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好,故而每天坚持关门闭户自学到深夜,除了几个很要好的同学姐妹外,从不在工作之外与外界的人接触。她的那种洁身自好、勤奋上进的劲头,让我听了不无感动。自她初次露面参加了普洱茶会之后,第二天又一起来参加文学沙龙。事后,她那小姑娘般欢呼雀跃的样子,即便是隔着重重网络,也能让人清晰可见。
另外一位,是“浪漫骑士文学联盟”群的新成员,叫韩清,也是西南科技大学的学生。她得知我要去学校,就很热情,很高兴。让我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感到温暖。不免心生感慨:如果当今社会,能有更多的人彼此诚善相待,那么诚信的危机还会有么?
我和剑硕进了西南科技大学,沿着淡雅如水在电话里的指引,拐上一个弯找到瀛台书店时,烟水寒和刘人仁就已经迎在门口了。刚一说话,淡雅如水就从旁边的一家书店走了过来。一进书店,迎面的大厅里便是一张大环形的桌台,五六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女正背向门口转坐在圆桌边,不知都埋头在看着些什么书。烟水寒招呼大家依次落座后,我这才知道,那些趴着看书的都是来参加这次沙龙的学生。
我们一到,又来了几个学生,沙龙就开始了。烟水寒在向大家依次介绍了我们这几位新成员之后,我们的面前就已经摆上了两张印着海子诗歌的纸张。随即,她就以主持人的身份简单地宣讲了今天沙龙的主题:由她为大家朗诵并解读海子的这两首诗歌——《八月之杯》和《黎明(之二)》。
言毕,她就绕着环形桌信步走了起来,一边走一边朗诵,继而是解析。我很惊叹,她对这些诗歌的理解,包括她那份面对文学的自信。她那滔滔不绝的声音,在这个宽大而安静的书厅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叮当作脆。置身其间,让人恍闻洁净无尘的天外之音。我从未听过她的这般谈吐,能把那些短小的诗行解读到了灵魂。幸许此前,我还一直以为她是个稍显内向的人,故而时常鼓励她在文学交流中,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烟水寒正在以绕场式朗诵海子诗歌)
正当我还沉浸在漫天纷飞的诗歌的世界里时,一个面容精瘦的中年男人就从书架后面走了出来,用他那洪亮的声音谈起了当今文学生存的环境与当代文学的使命。大家从他自称“卖书郎”的话,看出他是店主。在他的招呼下,随即又从内侧走出来一个80后男生。据烟水寒介绍,这个中年男人是她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诗人,事后得知他叫月生。
从月生开始,讨论就这么开始了。主要围绕了诗歌的创作、文坛的现状和文学的未来等议题展开。在讨论中,烟水寒对当前诸多粗浅作品进行了批评,对文学市场化现象表示了失望,对诗歌创作要追求高品质的观点进行了倡导,并对水墨书轩文学沙龙团队的发展和“走出去”充满了信心。剑硕对烟水寒的解析进行了评点,并对诗歌创作谈出了看法。我也就前一阵子去北京参加作家出版社的“中国作家新创论坛”作了简要的介绍,提出中国文学的发展繁荣必须依靠一批纯净的创作者来支撑的观点。随后,陈思、刘人仁、淡雅如水、陈龙、赵铠等沙龙成员也先后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沙龙现场弥漫起浓厚的纯文学的氛围,让人如醉若痴。我明白,这是来自80后群落的文学的声音。
(诗人月生正在发言)
沙龙从傍晚的六点半一直开到夜里十点。由于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和剑硕不得不启程回城。沙龙也到了结束的时候。说了一些告别的话后,我走到环形桌斜对面去,和曾经参加过我们文学讲座的邓静以及坐在她旁边的韩清打招呼。走出门外,我给韩清和月生各签赠了一本书,将余下的四本赠给了沙龙。剑硕也向沙龙赠送了五六本《梦岛》和《散文诗世界》杂志,以作鼓励与交流。随后,就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
汽车在绵江大道上向着黑夜的深处疾驰。我和剑硕坐在车里,仍在余味缭绕地讨论着当前纯文学创作与文学市场化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文学之路到底会怎么走,冲着网络文学界中略显愤青的“中国文坛没有大师”的那句话,就让人的心情轻松不起来。
车外的天空,仍然飘飘洒洒地下着细雨,狁如从冥冥中来又到冥冥中去。车前的雨刮器来来回回的扫荡着,把那些纷飞而至的雨滴们,透过车前灯光的回映,在窗玻璃上被迅速而无情地碾碎,挤压成倾刻滑逝的朦胧的水丝。我忽然念及,原本那个一直隐身于苍穹之中看不见的灵魂,它到底想要向我倾诉些什么呢?
莫非是秋雨那诗一般的灵魂,想来为今天这场并不多见的文学盛宴唱一曲?
(文学沙龙现场B)
(烟水寒正在主持诗歌创作讨论)
(沙龙代表剑硕(右一)正在发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