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夜思

(2010-04-30 18:53:29)
标签:

原创

杂谈

分类: 行云流水

静夜思

 

(图/网络  文字原创/白衣书生)

 

(此文于2010年5月4日被中国作家网刊载)

 

  人在安静的夜里,总是善于思索。这似乎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定律,就连我也概莫能外。我的人生,似乎总是与夜结着不解之缘。真不知道,我的长期多思是否与这样的联缘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平常,或许在某时某事上,有人会说,你想多了,而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我只是觉得,人的大脑的本身就是用来思考的,曾经不是有科学家说人类大脑的资源只开发了百分之十吗?即便是我真的想多了,那也只不过是为了在有生之年,能够多开发上一些,毕竟浪费颇为可耻。

  在我天马行空的思索中,时而引起他人的异议,在我看来原来就不足为奇。作为一个写作者,或者说并不只是以游玩文字为乐的写作者而言,其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思想运动,并在这样的运动中不断产生碰撞,从而激发出更新更强的生命活力来。这个观点,基本对应了我所认识的“一个真正的作家,其根本就是一个思想家”的论调。我从不崇拜谁,也不迷信什么事物,包括对自己。很多时候,可能我还乐意从旁人的异议的启发中,去回过头来严肃地审视和置颖自己。

  我永远记得一句话,是一位作家对我说的。他说,你要想在文学上取得大的进展,就必须否定自己的过去。虽然我至今都还没有大刀阔斧地这么去做,但仍然觉得这话极为在理,而且我的写作一直在尝试着破除旧事物,写出新东西。这包括那些制约着诸多作家的无形的框框套套们。

  曾经有人说,当今中国文坛没有大师级人物。这话我并不觉得有多在理。或许当时,我更多的觉得是在面对一位贲青的嫉世。不过,在近来闭门谢客独得幽静之后,尝读了几篇三十年代著名作家们的小说作品,就不得不去思索这位贲青举出的重量级证据,为什么在众多的中国现代作家中,就没人能摘下诺贝尔文学奖呢?

  我很喜欢思考,无论是这样的思考对与不对,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作家们都喜欢思考。不过,在我浸淫文学多年以来,对于别人一些缺少思考的文章,我大抵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或许,我应当就此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多么高大了,但我的确没有。如果真是偶尔冒那么一丝两丝的这念头出来,我一定会立马冷汗直冒,怕在自己给自己灌的迷魂汤中自此迷失。

  有朋友说我很谦虚,但我的确没有这么想过。我只是觉得作用一个写作者,应当保持纯净之心和一份必要的谦逊。尤其是在网上在电话上,和一些修为颇深的作家们编辑们有了更多交流之后,我更感到,虚怀若谷的美丽。因为人,越是满足就越是没有进取心,越是贪婪就越容易走向毁灭。故而,我经常暗地里叮嘱自己,要把握好一个度,追求一个自然、平和与温暖的境界。

  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在无形之中融化一切看似坚硬的东西。这种力量,有人说是源自于语言的精巧与华美。我不赞同。我认为是源自于人性的诚美。无论语言与文字,都只不过是载体,就像人一年四季穿在身上露在外面的服饰。所以,曾经我不只一次地质问,透过文字看什么?我们当今的健硕的意气风发的作家们,到底应该怀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写些什么样的文字?

  我总是在思索,一个真正的作家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于是就在写作中不断地向那个方向倾出身子去,不断地琢磨“破”与“立”,甚至是下一步的“破”与“立”。写作毕竟只是一种手法,一种技能,到底灌些什么东西进去才是最重要的。可不要轻易去误人子弟才好,哪怕只是做个文学上的沽名钓誉者。

  我历来主张用平实的文字,来写出贴近人性与人心的东西,这才能赋予文字更多的生命。然而在文学的世界里,似乎人们已喜欢惯了歌舞升平、裙幔飘扬的情景,让人生起许多置身于酒庭之中,一边贪婪地望着池中美女的婀娜,一边大碗地喝酒大块地吃肉的意味。

  或许,我这么想根本就是错误的。别人如若信了,就误导了别人。因为我曾偶尔尝试着夹杂了一些华丽的词汇,不觉间倒也博得了一些彩声,但他们终不知我是一个善于怀疑和否定自己的人。在这个无比嘈杂与意象混乱的江湖,如果没有足够独立的思想,那谁都会沦为别人言辞下的奴隶。或捧或贬,不一而足。或许,正是因为惧怕这样的沉沦,我才会时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以寻求臆想中的那片沉宁。

  只有心静了,情绪才不会浮躁,才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与牵制,才能不断调整方向,照自己所想的路子走下去。故而,心才是指引人生抑或是文学方向的明灯。无论你是置身于灿烂的白昼,还是幽然的静夜。

 

 

静夜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