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标签:
原创休闲 |
分类: 行云流水 |
(图文原创/白衣书生)
(此文于2010年2月26日发表于《绵阳日报》西蜀副刊)
(此文于2010年3月9日被中国作家网刊载)
大年初一,是新春第一天。按照往常的习俗,这一天是不出门的。一般到了初二,就是女婿陪着媳妇回门的日子,亲戚朋友们也开始四下里走起了人户。而如今的城市生活,很多原本从各处乡下带来的淳朴风俗,早已淡化不见。
原本想睡个懒觉,但那不知世事的手机居然还是照常响起了闹铃,响了一遍又一遍。没什么出门的欲望,于是就像往常一样,在网上和朋友们打趣嬉闹了一大上午。直到午后,我早上吃的那七八个汤圆,已经在肚腹里消化得干干净净。下午两点,我已经感到有些饿了。当大师姐无双和一百师姐想飞,在网上彼此闹着说初一天按照风俗不能吃肉时,我已经把电脑旁的一盘子腊肉吃了一个大缺。当二师姐提拉米苏说,她要出去到街上走走,我也打定主意出去遛逛一番。
今年大年初一,又是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原本一些嬉闹式的朋友聚会,说来说去也搁了浅。平常再怎么不须介意谋面的异性朋友,在这天说什么也得避下嫌。走出大院,欣喜若狂地看见那家兰州拉面馆正在营业,里面早已人满为患。我走过去,问那个戴着白圆帽正在店门口的案板上使劲揉着面团的中年男人道,多少钱一碗?那人扯大嗓门,用并不流畅的四川话,对近在咫尺的我吼着回答说,五元一碗。
吃完一大碗面后,顺着老街往前走,没走多远,我就欣喜地发现"成都人民商场"开着的,而且旁边的药店、副食店也都开着的,涪城路两旁的服装店、手机商场都"竞相开放",在节日的红灯笼和熙攘的人流簇拥下,好一片生气,让人感到浓郁漫延的节日气氛。
一家大型的手机商场在临园口挂出了很多彩色汽球招揽生意。在我站在那儿,迎着寒风拍照。顺着再熟悉不过的汉龙桥引桥的阶梯往上走,越走人就越拥挤,挤得我无法探出脑袋去欣赏天桥下那四通八达的大道上成串飞驰的车流。
到了街对面,我顺着临园干道西行,走不多远就到了人民公园大门。透过大门处高耸的大型彩灯,就知道公园里的热闹!人的潮流汹涌着,钻出来和涌进去的相互插着空,人海与大道上的车流越贴越紧,人慢车也慢,彼此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亲吻出一场车祸来。我好不容易挤进大门,然而面前拥挤的人墙越来越厚,越来越牢实。我知难而退,退出来后顺着大道西行。
我一直想着找一家营业的茶楼,如果有,就打电话招三两个朋友去坐坐,然后再找个地方喝上一回小酒。大过年的,既要讲气氛,更要讲情谊。一路上,我都满怀着这样的希望并不断失望着。直到我看到一个女子手里握着一大把红玫瑰,另一个女子推着一辆小车,上面摆满了巧克力,在这个特别的情人节里推销,我忽然有些感动。她们那充满青春而并不太娇美的身影,渐渐地幻化成了情人节的使者,焕发着人世间的美丽光泽……
当我回过神来,忽然看见那两个卖玫瑰和巧克力的女孩一边轻轻地说笑,一边向建国门而去,我心头不由得升起一股暖意,眸光扫视间,寒风深深地微笑着。
走到以前经常去吃饭的那家桥头堡土灶火锅店,银白的卷帘门紧紧地扎在地上,原本想着,如果这家店开着,就可以打电话叫两三个老朋友过来,一边喝喝酒,一边叙叙旧。此时的我多么想念和我有着近二十年的交情,一起哭过笑过,共同承载了彼此青涩成长中的无尽辛酸的这几个朋友啊,是岁月赠与了我们最珍贵的情谊。
回到家里,整理自己的思绪,发现今天这个大年初一,在大街上闲走了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就像是在自己的人生遛逛了一圈!那些原本人情浓郁的乡村风俗已经渐渐远去,而一个高度现代化文明城市的新风俗,还在刚刚起步形成之中……
(绵阳人民公园南大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