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露宿中的病重父亲——绵阳地震抗灾随记(一)

(2008-05-15 12:18:56)
标签:

地震

四川

绵阳

抗灾

随记

文化

分类: 行云流水

露宿中的病重父亲——绵阳地震抗灾随记(一)

(绵阳市中医院灾区伤员救治区)

 

(图文原创/白衣书生)

 

 (此文于2008年12月9日被《中国作家网》刊载)

 

    (此文于2008年5月24日,被推荐在新浪首页,当日点击便达20000,令人吃惊!)

  

    今天,五月十四日,是地震灾害发生的第二天。在这三天里,对于绵阳市民来讲,无时不是在高度紧张与惊恐中度过的。原本想在灾害发生的当天,我便以朴素的文字,来将所见所闻相继向关注绵阳灾情的朋友们作出简单的介绍,但白日里要和同事们一道紧张防灾,夜里又得和家人们一起杂夹在拥挤的人群中露宿街头充当着城市难民,时刻准备着亡命地奔跑。事实上,箭一般地奔跑已经有过无数次了,身心的疲累,早已无情地浸蚀着市民们的每一根神经。

 

露宿中的病重父亲——绵阳地震抗灾随记(一)

(铁牛广场露宿区一角)

 

    昨下午我下班后,提着满满两袋从单位小卖部购来的副食品,从郊外坐班车回到市区。这时,天空已经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连绵不绝。

    我在樊华商业城与铁牛广场之间的巷子里找到了年近八旬的父母和二姐。他们正躺在一处有两米宽的街沿上的地铺上避着雨。这样的情形,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已经满塞。

    市区好不容易打开的几家小店里的副食品,早已被避灾的人们抢购一空,在人群密集处尚能持续供应的基本上就只有方便面和矿泉水了。听二姐说,白日里有人在广场上卖小帐蓬,380多元一个,每个最多能挤下三人,但倾刻之间便就卖断了货,绝大多数的居民要么挤在各处的街沿上睡,要么就在横拉着的凌乱彩条布下避着雨。

     没有办法,在这突然来袭的地震灾害面前,我们不能再去埋怨谁,只能想尽办法来避灾。露宿街头,固然饱受风寒,损毁了矜持,但无论谁的身份、地位、财富、容颜如何,保命毕竟才是当前最大的事。

 

露宿中的病重父亲——绵阳地震抗灾随记(一)

(涪江三桥露宿区一角)

 

    今天早上,父亲与二姐已与我发生激烈的争执,他们坚持要搬回家去住,但我更知道主观的意愿在客观的现实面前,根本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最后,我要求他们必须以单位的决定为准,尽最大的努力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不要再给领导们添乱,好不容易才得到他们的同意。

    7:40时,我啃过一袋干涩的方便面后,便去两条街外的地方乘车上班。9:30时,二姐打来电话,说她马上也得上班。我想,对于高龄的父母来说,与其在外没人照顾,回家或许也是目前无奈的选择。中午时,接到马上又有次较大余震的通知,我便立即发了短信通知家里人。他们刚搬回家,一听又只好搬回原来的露宿地。下班后,我换了衣服,到广场上找到了他们。这时天空的太阳极为火辣,人们只好全都躲到树荫下、雨蓬里,避开强紫光的灼人。然而,上午却还是细雨纷飞的。现在看来,这天气的确是极为异常的。

    父亲已经病得不行,神智已经有些不清,坐在椅子里需得强力搀扶才能站起身。我给单位的领导打了无数的电话,却都因通讯线路的异常淤堵而无法得通,好在终于与司机陈师联系上了,一会儿就把车开了过来。

 

露宿中的病重父亲——绵阳地震抗灾随记(一)

(露宿中病重的父亲)

 

    在他来之前,我去附近的网吧查询最新的地震预测资料,结果又遭遇了一次震动明显的余震,人们都发疯似地冲到外面宽阔的草坪上,回身看到楼顶那旗杆粗的避雷针还在使劲地摇晃个不停。

    收拾停当后,陈师开着车,我们一路颠簸地去了郊外我上班的单位医院。正在值班的同事们见到我的突然回来,都极为吃惊。下车后,把父亲搀扶在椅子里,我便招呼一位刚走过来的主治医师立即给父亲诊治。没过多久,她便神色紧张地告诉我问题很严重,必须马上转去市区的医院。业务院长也正好走来,给父亲又诊断了一次,意见与主治医师是一致的。我听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马上又打电话叫来陈师,立即驱车前往市区。

    据二姐在电话里称,现在各个医院都在忙着救治来自北川县灾区的伤员,很多医院都已经没有床位。我很生气,狠狠地责备她的不力,让她立即去联系其它医院,无论如何都得想法让父亲住进医院里去。没过多久,二姐又打来电话,称已经联系上了市二医院,并且已经订下了床位。当时,我刚把车停在街边,正在派出所里与姐夫商量着怎么办的事,得到消息后很是欣喜,便立即驱车赶了过去。将父母交给早已候在医院门口的二姐后,我就拉着陈师去街上找了个可能是今下午才开门的半丫子餐馆,砍了半条卤鸭子,切了两块豆腐干,叫了啤酒,一边饥肠漉漉地吃着一边聊。

 

露宿中的病重父亲——绵阳地震抗灾随记(一)

(涪城路一楼房垮塌现场)

 

    正话着,文学圈的资深管理员林夕飘落和中国散文网圈主倩云飞韵先后从天津与湖南打来电话问候,使我非常感动,便忙着用了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给她俩介绍了绵阳目前地震灾害的情况,也请她们向众多关注绵阳、关心书生的圈友和群友们代为转达我诚挚的谢意。

    待我匆匆赶回医院,换下二姐,同意她将母亲继续安顿在铁牛广场与她同宿,然后便向那个可能刚从卫校抽来的小护士询问院方的防震应急措施,譬如应急通道是否保持畅通,哪条路线才是逃生的捷径,灾害发生时医护人员如何既要自救又要救扶病员等等。她回答得并不专业也不是很规范,但她口齿也还伶利。说完后,我便坐到这四楼的过道里,点着香烟,摸出两张信笺,就着并不明亮的灯光,写下上面这些文字。这时,已经是深夜。写着写着,楼房突然又嗦嗦作响地摇动了一回。一会儿,另一个小护士过来病房,看我还伏在膝上写着,便轻轻地问我说,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我便从墨迹累累的纸笺上抬起头来,微笑着反问她道:你看我象记者吗?她毫不犹豫地点着头说“象”。

    这时,我又一次想起倩云飞韵先前在电话里说的,她要将售书款中的一万元,作为新浪《中国散文网》和《中国诗刊》圈向四川最严重的灾区捐赠,然而对于我让她提高《生命的暗示》一书售价的建议却并没有采纳,仍坚持以成本价向圈友们售出。

    已是凌晨两点,缭绕的香烟熏着了眼,扔掉,就象这文字尽头的句号。

 

 

 露宿中的病重父亲——绵阳地震抗灾随记(一)

(时刻待命的救护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