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5月14日,我曾在股市何处去? 邓春明
中调侃:
此轮调整点位——
沪指:1700点正负15%。
深成指:6000点正负15%。
恒指:12000正负15%。
如今,深成指和恒指点位离当初预计调整区间上限相距甚远(深成指32%,恒指44%),沪指已成功突破2132,收于2092,离上限1904仅7%,1700翘首在望。
三市的熊极大底是否出现?
结论令人失望——熊极大底依然没有来 。
乐观派喧嚣的“钻石底”和“股市正在下金子”,我们没有感触,也许我们视觉呆滞,天生迟钝。
A股的价值底20余年其实从来就没有,就整体而言。茅台白药极少数标的并不能以偏概全,20年来二级市场投资者整体亏损是不争的事实。投资者一直在合法地被煮青蛙、洗劫和屠杀。
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底,IPO中止不算,产业资本不屑IPO才是。估计我们在这一次的熊极大底依然无福消受,现行体制下,A股权利市(资源围绕权力配置)不会有大的改观。市场底(一定或局部的价值+资金+趋势)才值得投资者探究和把握。
伪指数沪指平均PE11.23,平均PB1.6,全赖银行股夹持之功,撇除后面目远非如此估值。
深A平均PE21.7,平均PB2.4;中小板平均PE25.7,创业板平均PE32.5。深A较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整体市场的估值。离沪指五次大底:平均PE15.4倍,平均PB1.76倍仍差距不少。历史底部估值能否成为未来参照?需要观察。如今流通市值和市场环境已天壤之别。中小板来个6折、腰斩后的创业板再来个腰斩,并不过分。
以沪指表面估值就简单判断大底已现,不免偏颇。历史上任何一次熊极大底沪深皆同步。
A股仍然难逃资金市,任何一次牛市都离不开大级别资金的推动。不要摆弄什么M1、M2,故弄玄虚,A股从来就不缺资金,有没有资金和入不入场是两回事。单边市场1000亿以下谈牛市,不是我听错了,就是你做梦了。
当然,A股的趋势,眼睛还有余光就识得出。
房地价泡沫一日不破,A股断难熊去牛来。
美元指数浪漫之旅已演变成反转之势,未来的高潮和疯狂将使A股备受考验和摧残。
切莫救市,除了短暂的兴奋和解救套中人,历史上哪一次此类愚蠢动作能真正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福音?
冬天正深入,三九尚未到。
不要负气离开,不要放弃你财富自由的梦想。越是黑暗,越要坚持。即使不买股票,也要关注优秀的资产管理者和基金。
熊极大底什么时候来,看来我们调侃的2011正负一年真的要成笑料了。
贞洁古时被视为一种美德,但熬不熬的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