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我们将指数上涨时间超过12个月,上涨幅度超过100%定义为牛市。
熊市——我们将指数下跌时间超过12个月,下跌幅度超过40%定义为熊市。
打开恒生指数20年(1988-2007年)K线图,我们可以发现从1989年6月——2007年12月,恒指经历了4个牛市和3个熊市。
先来看牛市。
第一个牛市:从1989年6月,涨到1994年1月,历时55个月。从2093点,涨到12599点,上涨10506点,涨幅502%。
第二个牛市:从1995年1月,涨到1997年8月,历时32个月。从6890点,涨到16820点,上涨9930点,涨幅144%。
第三个牛市:从1998年8月,涨到2000年3月,历时20个月。从6544点,涨到18397点,上涨11853点,涨幅181%。
第四个牛市:从2003年4月,涨到2007年10月,历时55个月。从8831点,涨到31958点,上涨23127点,涨幅262%。
再来看熊市。
第一个熊市:从1994年1月,跌到1995年1月,历时13个月。从12599点,跌到6890点,下跌5709点,跌幅45%。
第二个熊市:从1997年8月,跌到1998年8月,历时13个月。从16820点,跌到6544点,下跌10276点,跌幅61%。
第三个熊市:从2000年3月,跌到2003年4月,历时38个月。从18397点,跌到8331点,下跌10066点,跌幅54.7%。
关键:第四个牛市是否结束?
第四个牛市,无论涨幅,还是涨时,都远远超过第二,第三个牛市,小于第一个牛市,基本达到一个大牛市所应有的上涨时间和幅度。
恒指从2007年12月30日的最高点31958点,下跌到2008年1月18日的25208点,已经有效跌穿120天牛熊线。跌幅达到25%,理论上进入熊市。
再来聊点基本面:
香港股市是真正的股市,跟国际完全接轨。所有的制度设计完全市场化,偏向于合理估值,透明,开放。投资者可以投资全世界的股市,港股也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者来投资。因此,港股大部分时间在合理偏低的范围内波动,即平均市盈率15倍左右。牛市疯狂时,超过25倍。熊市悲观时,低于10倍。在这样的一个股市投资,实乃投资者之福。
现在的恒指,平均市盈率超过20倍,属于历史上的偏高水平。巴菲特也认为估值偏高,清仓中石油,转投更具投资价值的韩国股市。
退一步讲,即便牛市没有结束,也在走向结束,投资者已没有踏空的风险。下跌的慨率,大过上涨的慨率;下跌的幅度,大过上涨的幅度。
如果牛市已经结束,下跌的幅度会不会超过50%呢?
从20年的恒指来看:三个熊市的平均下跌时间达到13个月,跌幅超过50%。这次熊市至少有一个条件应该达到。如果真是这样,届时,一个改变投资者一生命运的机会,就将出现。香港人,真的好命;生在香港,就是幸福。
巴菲特曾经指出,如果能从历史推断未来,图书管理员都会发财。
我实在想不到,除了从历史去推断未来,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以上言论全是无所事事,无事生非。与价值无关,价值投资者可一笑置之。将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算命先生蒙久了,也有蒙对的时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