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2019-08-29 17:48:44)
标签:

新课改

交流

杂谈

资料

分类: 教研小站

听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新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    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    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1、    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高效率最忌盲目性,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是大不一样的,那么,教师听课前应准备那些工作呢?

A.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领悟课标或大纲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

B.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C.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

D.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听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

E.了解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因为这样才好对所听的课有一个大致的定性。

F.大致了解所听课的班级的类型(文、理科;物化、政史班等)或学生的成绩水平的情况。

一堂好课的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对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叶澜说,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去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她介绍,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是只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必须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叶澜介绍,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也就是平实的课。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叶澜说,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都拿着准备好了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肋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和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她称这样的课为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她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观摩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那么这个预计的指标本身就是错误的。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听课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课堂实录包括:

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记板书为主);

 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观察: 语言方面    时间分配的技巧    提问方面    姿势方面    眼睛方面

 

 

 

 学生活动情况(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效果。

   课堂评点

     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基本功;

     教学思想;

     其他。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独立、合作、请教、反思

 

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整理。比如翻翻听课记录,与执教者交谈,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一番比较,写一篇听课一得,或者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进行分析、比较,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注意吸收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关注执教者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准备情况。

 

最后我想用一个故事来结束我的汇报

               风中木桶”的启示
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晨,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的排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从井里挑来一桶桶清水,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起来,跑到放木桶的地方一看,所有的木桶排列的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小男孩高兴的笑了,对父亲说:“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到,就要加重自己的重量。”他父亲赞许地点点头,说:“对”!

故事我们看完了,我想说的是我们可能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或者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和我们自己心灵的重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稳稳地站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不被风和其他东西吹倒和打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我们可能改不了风,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二、用知识武装自己,加大自己生命的重量,就会在生活中站稳脚跟,不被吹倒;

占用了大家的宝贵的学习时间,再次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