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体验与表达:人性最核心的内容

(2011-12-12 09:52:49)
标签:

转载

值得一看!

体验与表达:人性最核心的内容

[转载]体验与表达:人性最核心的内容
/黄怀宁

如果说食、色是人在肉体上的最根本的人性,那么体验与表达就是人在心灵上的最根本的人性。世上许多事不需要理由,体验就是理由。我们的心灵永远处于扩展状态,它永远追随着宇宙的大爆炸向无穷的边缘奔去。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结局时,当我们从一个环境中再也不能获得新的体验时,我们的心灵便开始枯萎,我们的人格开始绉缩,人生开始陷入一潭死水。大凡成功的人都是超强体验的人,他们一生都异想天开,他们突破制度、传统、道德、经验约束的能力也更强,他们在各方面都善于“行为不轨”,他们能干大事。

人的成长本身就是一种表达,只有表达才能做到真正的体验,表达是人性的最可靠保证。不管是声音表达萎缩、文字表达萎缩、还是行动表达萎缩,都是人性萎缩的表现,三种萎缩都有,必然有明显的心理症状。

从社会来说,表达是每个人的人权,这是自由的本质。所有的文化都重视表达,中国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就是表达,而历史上的暴政则是重视到害怕的地步,于是阻止表达,所谓防民之口胜于防川,秦始皇的废书坑儒是典型,欧洲的杀害新教徒也是典型。

西方文化重人性,也就更重视表达。在我国认为著书立说是教授们的事,国外没有这种概念。不管是政治家、自然科学家、还是商业大享、普通职员,他们都热衷于著作。他们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想搞清一个问题,就为这个问题写一本书。”

体验与表达不是镜像。精神病学创始人之一阿勒德说“人都是拙劣的翻译者。”表达来源于体验,体验和表达都有可能不客观,表达就相距更远。伏尔泰说:“上帝赐予人类语言,是要使他能够隐藏他的真正感觉。”这说明体验与表达之间不是镜像关系。因此任何概念、定律都可以重新表达,都可以赋予新的定义,这也给后人的成功提供更多的空间。

忠贞、勇敢、正义、爱情是老话题了,关于它的表达可以说摆满了全世界的书架,但是我们仍在表达它们。文学上有句话,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如何写。也就是说不在于发生了什么事,而在于如何看待发生的事。我们通常讲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别是观念的差别,所谓观念其实就是人的所有体验凝成的一套判断标准,是体验的结晶。

复杂问题简单化,这就是表达,简单问题复杂化,这就是体验。有体验不一定有表达,能体验不一定能表达。什么事都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才是关键。比方说“技术”是个什么概念?技术可用这样的定义来概括:技术是完成某一件事的更好的方法,这就包括很多内容,更成熟、更简单、更节省、更有效等等。我们不需要那种权威认定的专业化的定义,而是建立一种让人一听就懂、都能明白其实质的更为广泛的定义,只有你本人的定义才是最重要的,照本宣科与死记硬背都不是体验。

一切神奇的力量都来源于意识,凡是我们体验到的,我们都希望能经历到,都能以行动表达,这就是探索,这是不可遏止的冲动,是人类特有的内驱力,是人类前进的根本动力。一些海洋鱼类在接到次声波时会奔窜水面,这不是它意识到有什么危险,而是次声波扰乱生理,是一种本能逃避,而人类接收到次声波后却知道那是海啸即将来临,不需要每个人都去经历,我们已经获得了体验。人既然是万物的主宰,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只要是我们能体验到的,我们必能经历到。我们看见飞鸟不够,还必须自己升天;我们看见星星不行,还必须自己进入太空。总有一天我们会坐上星际飞船,追赶宇宙的膨胀!

体验是一棵树的地下部分,表达才是一棵树。要想成功,那就用声音表达一切!用文字表达一切!用行动表达一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