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语文教学的精髓

(2008-08-16 17:01:49)
标签:

杂谈

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我们怀着喜悦、期待的心情迎接属于咱湖北自己的教材——鄂教版教材,以高昂的精神和斗志走进了新课程,投身到这场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伟业之中。  近一年来,我们与鄂教版教材一路同行,在忙碌与充实中耕耘,在播种与收获间穿梭。

    在日常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鄂教版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贴近儿童的生活、经历、感受,突出基本目标,在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着力夯实基础,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创新、实践等多方面能力。该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行稿)》的理念和目标为依据,树立了“整体构建,注重体验,强化探究,主动发展”的编写思想,同时仍然将“快乐”、“想象”、“探究”、“创新”等理念作为选文的灵魂。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与两个的思想。”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小学生尽管生活阅历浅,认识理解能力欠缺,但他对周围的每一样事物都有他自己独特见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鄂教版第四册小语教材,无论从选文体裁上,还是从整体编排上都可不同程度的体现出“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这一理念。结合教材具体来说,它具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一、体验的主体——走向“主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广阔的空间“自由”地翱翔。鄂教版新教材内容的选择到呈现方式,很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如:《画满画儿的圆月亮》一课中,“你想在‘月亮’上画些什么呢?”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实践,学生兴趣盎然,立刻进入角色并大胆的想象,畅所欲言。《不怕丢失的钥匙》、《现代新式房屋》、《网上呼救》让学生感受科技的神奇,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设计心中的钥匙、房屋,体会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这部分的学习,不仅拓展了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而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语文乐园也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尝试、探究与发现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如:语文乐园(三)中‘读一读,想一想’,语文乐园(五)中的‘探究与发现—读一读’和‘我的作品’、语文乐园(八)中的‘口语交际——说说你的建议’等内容的编排,使学生乐于尝试、乐于探究发现、乐于展示自我,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并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体验的情境——贴近生活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如《有趣的发现》中,“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快说出来与大家分享”、《阿凡提的故事》中,“国王要阿凡提做事难在哪里?阿凡提对国王的回答妙在哪里?”、《听鱼说话》中,“琼儿真的能听懂鱼话吗?”等文章,既联系了学生的学习,又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读文、学习,激发了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学习的欲望,提高了辨别能力。教材中的古诗诵读,设计了精美的图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欣然走进诗的意境,《杂诗》、《花影》、《小儿垂钓》等选择非常好,这些情景学生有所接触,容易理解诗意,进入诗境,使学生在接触这些民族语言精髓的同时,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入情入境,从而达到与作者、与教材情感的共鸣。

    新教材还设置了学生曾经经历的熟悉的背景,如语文乐园(六)中的“做错事以后”、语文乐园(一)口语交际“春天好,还是夏天好?”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亲身体会,有话可说,从而有感而发,在这种“有我之境”中,学生随着扮演的角色,担当角色,会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会情不自禁的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身份,处境思维,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

三、体验的方式——大胆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从教材的编排上看,编者十分注重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在综合性学习中第二单元,设计了读名人故事、填写名人资料、就成功的“秘诀”开展讨论。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或向长辈咨询来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第六单元设计了编写童话故事、开展讲童话故事比赛;“树”这一单元设计了为树设计名片。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随机识字的能力,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在学生说一说、做一做、填一填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如:《色彩的游戏》一文,它用儿童喜文乐见的形式揭示了红、黄、蓝三个原色调配多彩世界的奥秘。学生通过学文,理解到三种原色的有趣结合,通过亲自动手去试一试、调一调加深理解的同时,又能得到实践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

四、体验的境界——勇于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教材中,语文乐园(八)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设计了为学校里的树设计名片,学生通过回家收集资料,到校园里去认一认、找一找自己熟悉的树,加上老师的介绍,在制作名片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配上图画,写上有趣的话,为他们的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体验到用双手学习语文的快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编排、形式的选择等方面,还是知识的连贯性来说,体现了一种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如单元话题十分丰富,采用话题隐含的单元呈现方式。探究与发现“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语文乐园(一)中,读词语想里面的画面;语文乐园(三)中,探究有趣的洞,“桥洞、笛子、耳朵……”;语文乐园(八)中,读与本单元话题相呼应的、有关“森林”的资料,了解森林的作用”等。画一画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贴近儿童的心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整合性,而整合的目的还是为了学好语文。《画森林》一文中,“你心目中的大森林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先说一说,然后再画一画,学生在将文字画成一幅彩色的风景画的过程中实际是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世界万物之间天然联系大胆创新的过程。在绘画中自我大胆想象、不断创新,也有与生活经验链接,审美情趣在这里得到了提高。

     新教材的诸多优点不在獒述。在此想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与教材想配套的挂图是否能够印大些,以便学生能看得更清楚,老师使用起来也方便。

   (2)能否适当增加写话方面的训练,为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后练习忽视了低年级的学习特点,不利于学生词语的积累,是否可以将本课新词在课后练习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如:读读写写、组词等。

   (4)课后二类字的出现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一篇课文中学过后,其它文中很少甚至没有出现过,不符合学生的认字规律。

   (5)为了增强教材的弹性,在单元结束后,增加一些选篇文章,使教师供自己的需要灵活处理。

   (6)古诗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

   《竹石》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通过读古诗,初步感受竹的坚韧、挺拔和不畏风霜的品质。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有限,学习本诗存在一定的困难。而《花影》描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用教师的讲解,学生自己也能通过看图,读一读了解诗的大意,感受到诗中描述的美景。能否在名篇中选些贴近学生生活,浅近的古诗,使学生有童趣,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总之,鄂教版小语教材,以它稳健的步伐,飒爽的英姿昂首走过一周年,它语言的优美,题材的多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有理由相信这样培养的学生会更加自信、乐观,敢于实践,勇于创新,这不正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吗?衷心希望鄂教版教材越来越完善,使其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