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区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仅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8-11-22 23:04:12)
标签:

高血压病

中西医结合

防治

社区

健康

分类: 中医药学与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

 

【概述】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继发性两大类。中医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古代文献记载的“头风”、“头痛”、“眩晕”、“肝风”、“肝阳”等症,部分相当于现代的高血压病。

患者以40岁以上者多见。血压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较为常见。我国流行病学显示,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50年以来我国进行的三次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高血病和生活方式不良,特别是饮食太咸(高盐饮食)、太过油腻(高脂饮食)、大量饮酒、少活动、经常紧张有关。清淡素食、少饮酒、常活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中西医结合防治】

一、预防和行为干预

(一)合理膳食

1、  限制过多钠盐摄入,首先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天食盐量以6克为宜。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

3、  限制饮酒,乙醇(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饮酒。(无需严格限制酒,大量饮酒才需要限制)

(二)控制体重

体重的增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过降低每日热量及盐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方法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三)坚持运动锻炼   运动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可能与扩张血管和改善神经调节功能有关),而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方式。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

(四)气功及其他生物行为方法:气功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意念的诱导和气息的调整,发挥自我调节作用。长期的气功锻炼可使血压控制较好,减少降压药量,并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

(五)其他

1、保持健康的心理、减少精神压力和抑郁、心胸开阔,精神乐观、劳逸结合,不吸烟,这些都对本病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

2、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对高血压(、)家族史而本人血压有过增高记录者,定期随访观察,则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3、提倡每个医师在诊病时都将测量血压列为常规检查(我中心已建立35岁及以上首诊测压制度),这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高血压病人,为他们提供早期治疗的机会。

二、 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病

(一)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1、轻型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者亦主张早期药物治疗,以及早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

2、中、重度高血压有靶器官损害者或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者,在改变生活方式基础是,均应采用药物治疗。

3、除某些高血压急诊之外,否则应使血压逐渐下降,避免血压下降过猛、过速导致心脑缺血症状的发生。

(1)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大多数需要终身服药。应以血压作为选用或调整服用药物品种和剂量的标准。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2)与卧位血压差异明显则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药物应减量或更换药物。

(3)非药物治疗是治疗轻型高血压的基础方法,也是所有高血压的基础方法。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吲达帕胺(寿比山)无引起血糖、血脂及尿酸增高和低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以降压为主,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大剂量有利尿作用。用法2.5毫克早上服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5毫克/天,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可增强疗效。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目前不单独作降压药应用,而与利尿药或其他降压药物合用能增强降压作用,并可减慢心率及缓解心绞痛发作。用法50—100毫克顿服或分两次口服。

3、钙拮抗剂: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抗高血压药。较常用的有:硝苯地平10—20毫克每天3—4次;氨氯地平(络活喜)5—10毫克每天晨服一次;非洛地平(波依定)5毫克每天1—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拜心同)30—60毫克每天1次。目前趋向用长效制剂,服用方便,降压平稳。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各型高血压患者均有效,临床常用的有:卡托普利(开搏通)12.5毫克每天2—3次,逐渐增高,最大不超过45毫克/天。长效制剂有:贝那普利(洛丁新),5—10毫克每天1次,最大不超过40毫克/天。福平普利(蒙诺)10毫克每天1次。

5、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新一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常用的有科素亚,其起始量和维持量为50毫克每天1次,最大剂量为100毫克,老人剂量减半,血容量不足可发生症状性低血压。

6、а受体阻滞剂:阻断血管平滑肌а受体,舒张小动脉及静脉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可用于治疗慢性心衰。常用制剂有:特拉唑嗪(高特灵)1mg睡前一次,逐渐加量至5mg/天,首次使用易发生低血压。

三、 中医辨证内治

1、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重,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耳鸣,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力。

治则:清肝泻火,平肝潜阳。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钩藤,生龙牡,珍珠母,夏枯草,牛膝等。

2、肝肾阴虚 :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失眠多梦,口干少津,神疲乏力,气短多汗,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质红,苔厚,脉弦细。

治则:滋阴平肝

代表方:杞菊地黄汤加夏枯草,丹皮,钩藤,川断,桑寄生等。

3.痰浊上蒙 :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钩藤,夏枯草,丹皮,牛膝,珍珠母,生石决等。

4、阴阳两虚 :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目花干涩,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大便溏,舌质淡暗体胖,脉沉细。

治则:温补肾阳兼滋肾阴。

代表方:左归丸、右归丸加川断、杜仲、牛膝、夏枯草等。

5、中成药

(1)松岭血脉康:适用于各证型高血压病。

(2)复方罗布麻片:适用于各证型高血压病。

(3)还精煎口服液:适用于肝肾亏虚型高血压病。

(4)心脉通:适用于各证型高血压病。

四、 中医适宜性技术应用

1、针灸

( 1)肝阳上亢型。

治法:平肝潜阳,针用平补平泻法。

取穴:风池、曲池、合谷、太冲、太溪、足三里、绝骨等。

( 2)痰浊中阻。

治法:和中化浊为主,针用泻法。

取穴:中脘、内关、丰隆、解溪等。

2、穴位按摩:坚持每晚脚底涌泉穴按摩20分钟,是预防高血压发生发展的辅助方法。

3、穴位敷贴

(1)选用吴茱萸研粉加醋及温开水调成丸状,外敷双涌泉穴或神阙穴,能起到降压作用。

(2)用王不留行子黏贴在耳穴降压沟、肝、肾、皮质下、内分泌、神门等穴,隔天1次,左右交替使用。

4、药枕

用野菊花、竹叶、冬桑叶、生石膏、白芍、磁石、蔓荆子、青木香、蚕砂等制成药枕,每昼夜使用不少于6小时。

5、药物浴脚

钩藤20克剪碎,布包冰片少许,加温水每日晨起后、睡前浴脚,每次30分钟,10日一疗程。

6、磁疗

取曲池、百会、太冲、配肾盂、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行间、人迎、耳穴配压沟。采取贴磁法、脉冲磁电法或旋磁法。

7、气功

病情稳定时,可适当进行气功锻炼,以坐式为主,结合卧式或站式进行。以调心、调息和调神起到降压或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能稳定血压,稳定心率及呼吸频率,调节神经系统,提高生活质量。

五、中医康复

1、心理康复:不良情绪是高血压发病的基础之一,而环境和性格特征是引起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要克服急噪情绪,放松思绪,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改掉急噪、易怒脾气,注意心理调适。要确立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世界观,培养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修养。常听一些令人轻松、愉快的音乐,不要使自己总是处于忙忙碌碌的紧张状态,要善于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成绩和过于自信,以免失意时耿耿于怀,郁闷不乐。

2、体疗:介绍一种简便“松弛—默想”锻炼方法,若能持之以恒,便可取得疗效。

( 1)选择一个少受外界干扰的安静环境。

(2)静坐一个舒适的位置,闭上眼睛。

(3)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从脚开始,循环逐步向上,直至面部,保持肌肉高度松弛。

(4)通过鼻子呼吸,呼气时默念“一”,如吸进……呼出“一”,如吸进……呼出“一”等。

(5)持续锻炼20分钟,结束时闭目静坐数分钟,然后再睁眼。

(6)注意自己是否已达到肌肉高度放松,应保持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当思绪出现纷乱时,要抛弃杂念,继续默念“一”。

(7)每天锻炼1~2次。一般要在饭后2小时进行,以免影响消化。

六、 中医养身保健

(一)生活起居:生活起居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的生活方式对轻型高血压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压作用,即使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也会提高药物的疗效。

1、居室环境:高血压患者居室宜清静,噪音过大会给病人带来烦恼、使人紧张。室内光线宜充足、柔和,要有合理的照明。过于昏暗、缺乏阳光的居室容易使人感到疲惫,加重孤独感。居室陈设宜简洁、实用、整齐为原则,避免拥挤、杂乱。留有一定空间,以减少压抑、烦闷感觉。居室墙壁及窗帘、床罩宜选用淡绿、淡蓝、洁白等柔和而偏冷色的色调为佳。适当点缀花朵盆景,可令人心旷神怡,有利于降低血压。

2、节制膳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事物种类齐全,营养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清淡饮食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油腻事物过量易消化不良,长期进食油腻易产生血脂升高,导致血管堵塞,诱发猝死。

3、睡眠:高血压患者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睡眠。早晨起来不要急于起床,可在床上仰卧,活动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然后慢慢起床,这样血压不会有很大波动。

4、排便:排便急噪、屏气用力,有脑出血的危险。高血压病患者要坐便,这样可持久,而蹲位易于疲劳。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有便秘的人要多吃些粗纤维食物,以利于肠蠕动,防止粪便干结。严重的便秘可用开塞露润滑通便,可适当使用润肠通便的中药。

5、运动:高血压病患者最好不要在冬季早晨进行室外锻炼。清晨的体温较低,寒冷的空气刺激,可促使血管收缩,加重高血压病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高血压病患者早晨床后,只宜在室内活动,不宜做剧烈运动。宜散步及做操可增加血管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有利降压。

(二)药补、食补: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适当进补。进补是针对虚证而言,而且要辨明气血阴阳之虚的不同,如肝血不足。肾阴虚的高血压患者表现为眩晕、眼花目糊,心烦失眠、口干等症状者,可选用生地、百合、银耳、葛根、枸杞、五味子、莲子等补之,以滋阴养血、平抑肝阳;若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者,表现为头目眩晕、心悸气短、腰酸肢软、食欲不振者,适当选用黄芪、党参、山药、茯苓、杜仲等补之,以调整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促使血压降低和稳定。食疗食补的关键是控制和减少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取,控制体重和降低血脂。另外适当地多吃鱼类、大豆制品、蔬菜、水果和杂粮。这类事物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具有降低血脂、血压、维护血管功能,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还可适当地选择食用一些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的食物,如蜂蜜、紫菜、海带、海蛰、海参、芹菜、洋葱、荠菜、茭白、食醋等。按照祖国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根据高血压病的实际情况,无论是轻型或重型高血压病患者,进补应以食补为主,药补次之,药食兼补。

以下介绍几种中医食疗方剂。

1、芹菜500克水煎,代茶饮。或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2、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每天服用2次。可作上、下午加餐用,不宜空腹。7~10天为一疗程。

3、花生米浸泡醋中,5天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4、糖醋浸泡1个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并糖醋汁20毫升,连服1个月。

5、煮熟的黄豆浸于食醋中,2~3天后食用,每次10~15粒,每天3 次,坚持服用有降压作用。

6、罗布麻叶6克、山楂15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

7、淡菜、荠菜或芹菜各10~30克,每天煮汤喝,15天一疗程,对降压有效。

8、决明子15克、大米若干,先煎决明子20分钟后,去渣加入大米煮成粥,加适量白糖食之,每天1次,有清热平肝益气和中作用,适用于肝火上亢型患者。

9、山楂20 克、米仁50克、大枣5枚,煮水饮。血压高时每天早晨服1次,直至血压下降。平时每周服1次,以作保健之用。本品有和中健肝、祛湿化痰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高血压,不论虚证实证均可使用。

七、家庭护理

(一)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清静,光线充足柔和。

(二)合理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能保护血管和降脂的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类食品,限制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增长。

(三)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如在体力活动或劳累、饱食后发生气喘、心悸、不能平卧,应立即就医并接受治疗。

(四)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八、 健康教育要点 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九、建议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并对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进行专业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血压并且要达到控制的标准,延缓病程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08/1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