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兰矿难教训一:企业应减少夜班,限制加班!(图)

标签:
山西西山煤电屯兰煤矿矿难遇难人数杂谈 |
22日凌晨2时17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据初步统计,井下被困96人。截至上午11时,已造成44人遇难。到目前为止仍有65名矿工被困井下。
凌晨两点多,正当享受双休日的人们在家中酣睡的时候,那些矿工们却仍在井下忙忙碌碌,谁也没有想到,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这是一个大型的国有矿山,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了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纪录。有许多自主的知识产权,由矿长尹根成等攻关研发的项目,也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就是这样一个被多个荣誉光环笼罩的“先进矿山”却出现了惊天矿难。
尽管目前有关方面还在全力以赴抢救被困人员,尽管矿难的原因还有待调查。但这一事件带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难道矿方的管理正如宣传资料上标榜的那样几近完美?难道这其中就没有违规生产,规章作业?
另外,我们的工矿企业的工人为什么非要在休息日生产呢?如今面对金融危机,工矿企业最近一段时间里不是特别景气,这些企业还有没有必要在法定假日还继续生产,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呢?难道我们就不能像欧美一些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人们一样享受一下休息日的生活?如果我们的企业都遵守国家的劳动法,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用工、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等方面的规定,限制加班。我们的生产事故就会大大减少。另外我们的就业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凌晨2点多对于正常人来说正是生物钟处于最低谷的时刻,这时正是人们最犯困的时候,自然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会反应迟钝,很容易造成事矿。时值两会召开在即,希望有代表能提出一项议案,限制工人加班、上夜班的议案。也希望这一现象能引起两会的重视。
但愿这次矿难能给哪些将效益看得比职工的健康与生命还重要的企业敲响警钟。(网络小丑星)
西山煤电屯兰矿简介
如果说西山煤电是山西循环经济的重要窗口,那么屯兰矿就是这扇窗户上最亮的那块玻璃。在过去的2006年,屯兰矿再次保持和打破三项历史纪录:废水零排放,原煤零库存,全年没有一起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此外,瓦斯、煤矸石、煤泥的综合利用也成为我省煤炭工业的样板工程。
2006年,屯兰生产原煤468万吨,名列西山煤电第一。但在矿区却不见“煤”的踪迹。井下原煤全部封闭输送,不露天、不落地,百分之百入洗。洗精煤通过铁路直接发给客户。一条 500米长的输煤管道,将选煤的副产品洗中煤、煤泥、煤矸石等输送到古交发电厂。矿区全部实现了花园式洁净化生产。
屯兰矿井每天涌出污水4000立方米。然而却没有一滴污水直接排放。该矿建立了三条污水循环处理系统:第一条“制造”中水,供本矿厕所等卫生冲洗和花草灌溉;第二条“制造”工业用水,输送到井下使用;第三条“制造”清洁水,供办公和家属区使用。办公场所、浴室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则通过各分散排口重新进入中心污水处理厂,实现第二次封闭循环。
年产400多万吨原煤,没有一块带血的。屯兰从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了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纪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进步。而在这里,“科技进步”可不是简单的“引进”和“采购”。在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设备中间,有许多是屯兰的自主知识产权。比如,将“大断面支护”用于煤矿开采,屯兰是世界上第一家。这项由矿长尹根成等攻关研发的项目,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仅2006年,该矿投入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有多项申报国家专利。2006年该矿还有一件新闻被全国媒体广泛宣传:“农民工段谈喜多次纠正违章操作,避免重大事故,被表彰奖励……。”这大约是该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很好注脚。
每分钟有183立方米瓦斯涌出来,在屯兰人眼里,这也是宝贵的资源。2005年,该矿投入190万元,将燃煤锅炉改造成瓦斯锅炉,每年利用瓦斯500万立方米,节约燃煤1万吨。眼下,他们正开始建设一座瓦斯储气柜,供给民用和发电,最终实现瓦斯全部利用。
屯兰矿是西山煤电所属的一对矿井。井田面积73.33km2,工业储量10.28亿吨,可采储量6.28亿吨。主要煤种有焦煤(62.6%)、肥煤(11.5%)和少量瘦煤,其中焦、肥煤具有低硫、低磷、粘结性强、结焦性好等特点,是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的优质原料,也是理想的环保用煤。主要供应宝钢、武钢、鞍钢,部分出口日本、韩国。
该矿不断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瓦斯、矿井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有关瓦斯的常识:
1、瓦斯的物理性质:
(1)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也称沼气,它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比重为0.554,不易溶于水。
(2)瓦斯本身并不助燃,但在空气中混合一定浓度的瓦斯时,遇火能燃烧也能爆炸。
(3)瓦斯虽本身无毒,但空气中瓦斯含量>40%时,可使人严重缺氧而窒息。
2、煤系地层中瓦斯的赋存状态:归结起来,瓦斯在煤系地层中的赋存状态主要有:有游离、吸附和吸收三种形式。
3、煤系地层中瓦斯的解吸:
瓦斯解吸是由于外界压力或温度升高或给予冲击或振荡时,由吸附瓦斯转变为游离瓦斯的现象。吸附状态不能形成瓦斯内能,只有通过解吸变为游离瓦斯,方可形成瓦斯内能。
4、煤系地层中瓦斯的迁移方式:
有渗滤和扩散两种方式,此两种方式是相互兼容和同时进行的。
迁移动力主要是岩层静压力和构造运动的动力,也有地下水对瓦斯的浮力和拖力等。
5、煤系地层含瓦斯的特点:
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主要有煤的变质程度、围岩和煤层本身的渗透性、地质构造、地下水活动。在通常情况下,煤变质程度高、围岩透气差、压冲逆断层下盘和地下水活动差是有利于瓦斯含量增高的地质因素;反之,则瓦斯含量低。一般规律是:
瓦斯含量及压力基本上随埋深成正比增加;
煤层厚、倾角缓,其瓦斯含量大;
煤层本身及围岩透气性大时,瓦斯不易保存,则含量小;
地下水活跃地区,瓦斯含量小;
如断层、褶皱是受张力作用产生的,该区域内瓦斯含量小,反之,其受压区瓦斯含量大。
6、瓦斯涌出:
(1)瓦斯涌出量:是指洞内在施工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涌入坑道的瓦斯量,其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两种。
①瓦斯绝对涌出量——单位为m3/d或m3/min,即在一定时间内所涌出的瓦斯量。
②瓦斯相对涌出量——单位用m3/t,它是以产量为基础的。
(2)瓦斯的涌出形式:
①普通涌出:在掌子面或其他暴露面上缓慢、均匀、经常性的涌出。围岩暴露的时间越长,煤岩越破碎,瓦斯涌出量越大;反之越小。
②瓦斯喷出:高量、高压瓦斯从煤或岩层空洞、裂隙、破碎带中大量、突然涌出的现象。涌出量自几万m3~几十万m3,持续时间短则几天,多则几年。常伴有嘶嘶声,有时还喷出水柱。
③煤与瓦斯突出:煤与高量、高瓦斯在很短时间内(几分钟~几秒钟)突然大量喷出,伴随巨大声响和强大的冲击波。喷出的粉煤、碎煤可由几吨到几千吨。这是一种特殊的、危害性极大的瓦斯涌出形式,其危害性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