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乙书生
乙书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260
  • 关注人气:3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上悟道

(2011-12-01 09:18:55)
标签:

黄裳

西北

礼记

月令

爻辞

冰河

毛草

冬至

分类: 人间冷暖

     今天刚醒,眼还未张开,耳边是窗外车轮破冰的声音,心中就想,这一场大雪很不错,但是却让很多行人不好走道了!6:30吃过饭,早早就上路了,满眼雾霭不足见前方100米.先试试车闸,冰冻结了,前闸还可以,路上慢点吧!一出市区,路上的清冷和车轮下的冰让我想起了“履霜坚冰至”,真是太准了。前两天,我见草上成了都结了霜,心想哟,坚冰恐还有一段时间哪,那有什么坤卦上说的那么快,前天,毛草由枯黄色变成了红黄色。心想枯草难道还会变色否,什么原因呢,那就能说明坚至,为什么红本是夏天的颜色为什么不变成黑色呢!五行和阴阳为什么这么难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得解,又履坚冰。反复地想着这个问题,想老祖宗真是总结的好。为什么不写得再清楚一些呢?还得让我们去再学习研究一番。

     好了,让我们大家一同去学习吧!

路上悟道

路上悟道

路上悟道

路上悟道

路上悟道

路上悟道

    《坤》之上六爻,表示七月入秋,《诗经。七月》中说“七月流火”,这个“火”就是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二”,又称“大火星”。五月夏至时,“大火星”在日落时便高上南方中天,标志着一年的炎热到达顶峰,六月至七月,“大火星”慢慢西偏走低,炎炎夏日也随之远去,谓之“流火”,生动形象。从十二月卦来看,七月卦为《姤》,是《乾》卦的初爻变化为阴爻而成,表示阳极生阴,《文言》曰:“阴礙于阳,必战”,《说卦传》说曰:“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因此,《坤》的爻辞说“战龙于野,其血玄黄”。
  《坤》之六五爻,表示八月仲春(秋分),爻辞中说“黄裳,元吉”。此“黄裳”与《九阴真经》的那位高手并无关系,与黄帝却大有关系。《礼记。月令》中说:“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数五……天子……驾黄骝,载黄旗,衣黄衣,服黄玉”。坤卦有土之象,五行也属土,爻位也正好是第五位,因此说“黄”。《系辞传》曰“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裳”就是这么来的。
  《坤》之六四爻,表示九月季秋,《礼记。月令》曰:“(季秋)是月也,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九月季秋,是将收获的粮食贮藏起来准备过冬的时节,因此爻辞说“括囊”,就是要扎紧袋口,好好地“会天地之藏”了。
  《坤》之六三爻,表示十月孟冬,《礼记。月令》曰:“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爻辞曰“或从王事”,古时的“王事”,大多皆指军旅之事。《诗经》中多见,兹不例举。
   《坤》之六二爻,表示十一月仲冬(冬至),爻辞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或曰:“等等!你这个断句有问题!通行本《周易》的断句明明是:‘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且看俺这个断句有道理,还是通行本的断句有道理:《乾》、《坤》二卦的爻辞非常押韵,《乾》的“田”、“渊”、“乾”、“天”都是押韵的。《坤》卦不仅押韵,而且都是明显的二字句:“履霜”、“含章”、“黄裳”、“括囊”,试问在这样明显的排比兼押韵句式面前,怎么会还有人跳出来说,六二爻的断句不应该是“直方”,而是“直方大”呢?或曰:“如你所言,‘大不’和‘习,无不利’应该怎么解释呢?很简单,《坤》的卦象就是柔顺至极的卦象,且六二爻又居下卦之中,更突出了阴柔顺从之德,这与‘直方’是格格不入的,因此‘直方’后面的断辞应该是“不吉”之意,窃以为“大不”就是“大否”,意为非常不吉的意思,如《遁》卦的爻辞就有“君子吉,小人否”之语。“习”通“袭”,有顺从的意思,正顺应了《坤》卦六二爻的柔顺之德,因此其爻辞曰“习,无不利”,与《乾》卦的刚健方直形成鲜明的对比。
  《坤》之初六爻,表示十二月季冬,《礼记。月令》曰:“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这个月令非常完美地解释了爻辞中的“坚冰至”。或曰:“为什么前面要说‘履霜’呢?”原来,“履霜”是阴气到来的一个象征,从七月阴气始生,逐渐发展到十二月的“坚冰至”,正是阴气由弱到强发展的一个阶段,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就是第二年的一月孟春,《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此时阳气又重新化开极阴之气所凝成的坚冰,蛰伏的龙蛇又要纷纷起陆了。
  见下图
乾坤十二爻辞图解
http://img3.laibafile.cn/getimgXXX/1/0/photo1/2011/1/28/middle/67818309_44436321_middle.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