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丛台传奇之国家存亡与邯郸的兴衰

(2011-11-30 09:44:37)
标签:

李牧

赵国

番吾之战

秦王政

邯郸

杂谈

分类: 当你老了

    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古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纪元。丛台传奇之国家存亡与邯郸的兴衰
    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在商代早期建都于邢(今邢台),后迁都于殷(今安阳)的数百年间,邯郸均为畿辅之地。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商末殷纣王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至迟在殷纣王时期邯郸一名就已经出现,证实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

    邯郸这个地方,春秋时期先属周朝的诸候国卫,后属晋;战国时属赵。晋国本在今天的山西省一带,卫国在战争中失败,版图归了晋,而晋国末期,政治腐败,动荡不安,上层统治阶级内讧,发生了“三家分晋”事件,周天子无力平定,只得承认了既成实事,封了这三家的领袖为诸候,从此晋亡,以赵、韩、魏三国取代。当时魏国在当今的临漳一带,后迁至当今的河南省开封一带,当时称梁地;韩国在邯郸西南一带;而赵国则在邯郸一带。

   赵敬侯元年(前386),赵国都城由中牟迁至邯郸,其具体情况是:公元前403年,赵氏被周立为候,封邑是邯郸.公元前376年,赵始立国,定都在中牟。当时,已占有邯郸周围大部分土地的赵国统治者,看到“邯郸之库实”,相中了她的经济繁荣,出于当时政治、军事需要,就决定反都城从中牟迁了过来。从此,古赵国的统治者便依靠这里的人力和资源,开拓疆域,壮大国力,曲曲折折的演出了一幕幕雄伟壮阔的历史话剧,奏出了一曲曲悲壮的历史悲欢之歌,使赵国形成了战国一个时期的七强之一。读过我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赵国据有河南、河北、山西之大部分地区,是幅员较大的一个国家。先都晋阳(太原一带);接着迁耿(邢台),再迁中牟(河南省中牟县),最后定都邯郸至灭亡。

    繁荣的邯郸,自为赵都后,历经八个国君直到(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在这一百六十四年的发展历史过程来看,赵国东控强齐,西屏强秦,扎根在燕赵大地,成为影响战国格局的七雄之一。到赵孝成王与秦的长平之战惨败,使赵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她的兴旺衰败的历史过程,给人们警示了诸多历史启示。
    在这期间,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威武雄壮、回肠荡气的故事和民间传说,晋末的《赵氏孤儿》、《胡服骑射》、《吕不韦献赵姬》、《完璧归赵》、《围魏救赵》、《将相和》、罗敷女《陌上桑》等等,总之,在赵国定邯郸的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浓厚的古赵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路上悟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