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 [2009年01月17日]

(2009-01-17 09:43:01)
标签:

伤足

六国

红巾军

民夫

鬼谷子

邱县

文化

分类: 心灵深处

 

曲周:

 

曲周侯·郦商 ,望门世族,但到他那一代,家贫落魄,他的哥哥郦食其号狂生,能言善辩,极具谋略,是汉朝的开国元勋,封广野君。郦商生得身材高大,力气过人,性格开朗,气度非凡,有勇有谋,文武全才。他和他的哥哥郦食其不满秦二世的暴政,在陈胜、吴广大泽乡首义后,当即召聚四千余众与秦权对抗。不久,率众加入刘邦部队,在攻打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的战斗中,郦商骁勇异常,身先士卒,第一个登上城垣,军心大振,初战告捷。随后攻克缑氏(今河南登封市西北)、河津(在山西省南部)、襄(河南邓县)、宛(河南南阳)等十七县,战功卓著。刘邦称汉王后,封郦商为信成君,相继参加了与秦将章邯、楚王项羽,及楚将钟离昧的决战,均获大胜。 

 

磁县:

蔺相如,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 

和氏壁

秦廷智变

完壁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和 

 

临漳: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广平:

沮授(?-201)字则注,袁绍手下谋士。沮授,是三国时期广平人,从小有远大志向,喜欢谋略。先是冀州别驾,当茂才,当了两次县令,韩馥入主冀州时当韩馥的别驾,被韩馥推荐为骑都尉。袁绍占领冀州,就投奔了袁绍。

有诗赞沮授:

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

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

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

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 

 

 成安:

韩安国(一公元前127年),字长孺,西汉梁县成安(今汝州小屯村北)人。曾在山东邹平县田生家里学习《韩子》及杂家学说,后来在梁国(国都在商丘)梁孝王朝内当中大夫。安国文精武略,能言善辩,吴楚等7国判乱时,安国为将,击退吴兵于梁国东界,后又当使臣往长安以动人的言辞疏通了梁孝王与汉景帝的关系。他也因此扬名。

 

安国当了4年多御史大夫,曾推荐名士壶遂、臧固、郅他等入朝做官,受到武帝的器重。一日安国和武帝一同外出,不慎从车上摔下来,严重伤足。当时武帝想用他为丞相,因他伤足无法工作。遂改任薛泽为相。安国伤愈且,被任命为中尉。 

 

永年:

韩山童,(?-1351),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领袖。 原为栾城(今河北栾城)人,其祖父为白莲教主,被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韩山童继续宣传白莲教,倡言 “天下大乱,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他的徒弟刘福通等宣传他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至正十一年(1351年)黄河多次决口,元政府征民夫15万,在戍军监督下治河。趁此机会,韩山童与刘福通等鼓动治河民夫起义。他们发布文告,揭露元王朝残暴统治,聚众宣誓,杀白马黑牛,以红巾为号,举行起义。起义军以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后被元统治者察觉,韩山童被捕牺牲。其妻杨氏,子韩林儿逃武安(今河北武安)。后刘福通再次起义。 

 

邱县:

许由。《史记》记载许由洗耳垢的故事。说当年尧帝听说他很有才干,想把自己的帝王之位传于许由,在河边碰到他对他说此事,他马上用河水洗耳朵,说让他当官是脏了他的耳朵。高人啊真是!!!

 

段干木。邱县人少地小,但古时候以隐士居多而文明。段干木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魏文侯听说他很有才干,想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他听说此事,魏文侯几次来请他时他都翻墙而走,避而不见,但最终还是被魏文侯诚意打动,辅佐他,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邱县还是很多典故发生地,大家都知道的破釜沉舟发生于此。

还有与李时珍齐名的一代药王孙思邈在邱县居住打6年之久。传说曾医治好一只老虎,这老虎感恩他,在他居住的一间寺庙外的杏林里一直守着。这就是著名的“虎守杏林”的故事。

邱县的林业相当有特色,受到国务院的表彰,有机会再介绍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邯郸历史名人
后一篇:牛年经典对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